第12章盐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给农作物施用下列一种化肥就能增加两种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这种化肥是
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
2.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相对应的是( )
A.碳酸钙﹣纯碱 B.氯化钠﹣食盐 C.碳酸钙﹣小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治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属于纯净物
D.加热和过滤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4.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5.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7.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水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法
A 验证乙醇中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B 鉴别HCl、Na2SO4、Na2CO3、四种溶液 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即可鉴别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称量2.5 gNaCl固体放入烧杯,加入47.5mL水,搅拌至全部溶解
A.A B.B C.C D.D
9.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铜 过滤
B CaSO4溶液 稀硫酸 过量CaCO3 粉末、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A.A B.B C.C D.D
10.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的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I中分离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漏斗
B.溶液A中溶质是H2SO4、CuSO4
C.上述流程中物质B是锌,物质D是盐酸
D.A~E中都含有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A和C
11.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12.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Ba2+、Cl- B.Cu2+、Na+、NO3-、K+
C.K+、CO32-、NO3-、Cl- D.H+、Ba2+、K+、NO3-
二、简答题
13.化学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开展“使用农药、化肥‘利’与‘弊’”的辩论,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各说出一个观点。
(1)“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而常被误食。
亚硝酸钠 食盐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熔点 271℃ 801℃
沸点 320℃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1413℃
与稀盐酸反应 放出红棕色气体 不反应
试设计出两种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简单方案(简单叙述即可)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
⑴铁丝与铜丝:
⑵白糖与食盐:
⑶白酒与白醋:
⑷汽油与水:
三、推断题
1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
17.如图中字母A-I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H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E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F→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反应。
(5)关于气体H:若H可以供给呼吸,则自然界中可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C→H的转化。
四、实验题
18.过氧化钠(Na2O2)可作为供氧剂。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过氧化钠有如下性质:
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b.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实验目的:验证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并检验生成的碳酸钠和氧气。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处为CO2发生装置。
①A处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其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组装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时,仪器组合错误的是______ (选填编号)。
甲 acfh 乙 bcfg 丙 adfh 丁 bdeg
②A处装置中若反应消耗了0.1molCaCO3,则生成的CO2的质量是多少g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
③写出B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④D中收集氧气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检验试管中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应增加一个装置使整套实验装置更符合实验目的。请你阐述需要增加的实验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以及添加的位置是__________。
⑥若要检验产物碳酸钠,取B中反应后样品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中空白处的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方法 现象或结论
一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
二 ______________ 存在碳酸钠
19.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当D装置出现______现象时表明氧气已经集满。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
③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
20.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去)。实验前K1、K2和K3均已关闭。
(1)打开K1和K2,滴入部分碳酸钠溶液,关闭K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关闭K2、打开K3和K1,滴入碳酸钠溶液,关闭K1。观察到B中的液体流入C中,一段时间后,C中溶液澄清且无色,此时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五、计算题
21.某泡腾片溶于水时,其成分中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6H8O7,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发生反应的原理为:3NaHCO3 + C6H8O7 = Na3C6H5O7 + 3H2O + 3CO2↑。将1片泡腾片(4 g/片)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记录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扩散,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t4
总质量/g 250.00 249.68 249.48 249.34 249.3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片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2.现有一瓶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10.00g上述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94g沉淀。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3.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下图所示。
计算: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A
6.A
7.C
8.A
9.D
10.D
11.B
12.C
13. 促进物作物增产 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14. 用酒精灯加热,有臭味气体生成的是亚硝酸纳,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 滴加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出现的是亚硝酸钠,无现象的是食盐
15. 看颜色 尝味道 闻气味 点燃
16. 氯化钠(NaC1) 氯化钡和碳酸钠(BaCl2和Na2CO3)
17. CaCO3 CuO 改良酸性土壤 Ca(OH)2+Na2CO3 = CaCO3↓+2NaOH 2NaOH+CuSO4 =Cu(OH)2↓+Na2SO4 复分解 光合作用
18. 长颈漏斗 丁 4.4g 排水法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 干燥 在AB装置之间 有气泡生成 将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19. 铁架台 长颈漏斗 A 催化作用(催化、催化剂) 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净,且气泡向外冒出 Zn+H2SO4=ZnSO4 +H2↑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a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中含有HCl(或使用了浓盐酸) 证明HCl已被除尽
20.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l2、NaCl
21.24%
22.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10.00g-2.12g+1.6g=9.48g
答:(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1.2%。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9.48g。
23.88.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