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NH4HCO3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2.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
A.烧碱 B.纯碱 C.生石灰 D.熟石灰
3.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干粉灭火器中含有碳酸氢钠,可用于扑灭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
C.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水等混合可制成汽水
D.碳酸氢钠不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4.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B.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6.下列有关常见酸、碱、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Na2CO3和CaCO3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C.NaCl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D.NaOH和Ca(OH)2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7.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浓盐酸 D.石灰水
8.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9.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10.把 CaCO3、NaCl、MgCl2三种固体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逐一分离所需要的试剂依次是
A.H2ONaOHHCl
B.H2O KOH HCl
C.H2O NaOH H2SO4
D.H2O KOH H2SO4
11.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X 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②测X溶液的pH值,Ph=13。 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关于固体X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是否有硝酸镁 B.氯化钠可能存在
C.不能确定是否有氯化钠 D.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
二、简答题
12.农业上适时适量的使用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亮同学家种植蔬菜大棚,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她向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1)施用碳酸氢铵的同时不能施用草木灰,理由是______.
(2)他认为“使用化肥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赞同他的观点吗?______ ,理由 是_______.
13.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从而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而此实验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影响结论的得出,请回答:
(1)此实验的不足是什么?
(2)如果在原装置基础上加一个装置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则要加的装置是什么,装置内加入的药品是什么?
14.通过晾晒海水或煮井盐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使粗盐得到初步提纯:
(1)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通过蒸发M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结晶,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填“能”或“否”),理由是 。
(3)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所得精盐是否是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精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并向其中加入 ① ② 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结论:该精盐样品为混合物
三、推断题
15.小东同学在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白色粉末A,其残损的标签显示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他想确定其成分,便取了少许固体A进行加热,发现它没有明显变化,又继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假设所有能发生的反应都充分进行;图中部分产物省略)。
(1)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溶液D中,肯定含有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3)白色沉淀C和E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由上述实验探究可知白色粉末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根据步骤⑤中的实验现象,小东同学分析并推断出溶液A中还混有NaCl,小亮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
16.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这包固体物质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
(1)据①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2)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由此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3)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填离子符号)。
(4)为确定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写明操作、现象和结论)。
四、实验题
17.如图,利用井穴板、打孔透明盖子、滴管和导管进行微型实验。
(1)井穴1中能证明石灰水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 。
(2)井穴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欲证明未知粉末X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操作为 ______ 。
18.用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A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物质甲应为_____。
(2)向E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若上述现象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_。
19.小希同学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回忆老师做的以下四个演示实验:
(1)在实验Ⅰ中,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填序号);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甚至缩进玻璃管中
c.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d.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指针向右偏
e.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指针向左偏
(2)在实验Ⅱ中,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是 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
(3)在实验Ⅲ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他认为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 ,若想天平仍然能保持平衡,需确保此实验在 _____ 体系中进行;
(4)实验Ⅳ中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_____ (写出其中一条)。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_____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分子种类 d.分子质量 e.原子种类 f.原子质量
五、计算题
20.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3)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21.某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为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 1%)。
22.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ac=CaAc2+H2O+CO2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___________。
23.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铜固体。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_____。
(2)生成氢氧化铜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C
6.B
7.D
8.D
9.B
10.A
11.D
12. 草木灰显碱性,二者能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使化肥肥效降低 不赞同 如果无限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引起“赤 潮”“水华”等现象
13.(1)反应中所用的酸为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也能使石蕊变红
(2)在甲乙之间加一个吸收氯化氢气体的装置,药品为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14.(1) 过滤 漏斗 (2) 否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3) 停止加热
(4) ① Na2CO3溶液 ②产生白色沉淀 ③Na2CO3+ CaCl2= CaCO3↓ + 2NaCl
(或:Na2CO3+ MgCl2= MgCO3↓ + 2NaCl )
(或:①NaOH溶液 ②产生白色沉淀 ③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 (合理即可)
15. Ca2+ Na+ CaCO3 AgCl Na2CO3 第④步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对实验造成了干扰
16. 氯化铁(或FeCl3) 碳酸钠和硫酸钠(或:Na2CO3和Na2SO4) 取适量无色溶液C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仍然有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化钾。
17. 红色溶液变成无色 6HCl+Fe2O3=2FeCl3 +3H2O 在孔穴6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将稀盐酸挤入孔穴3
18. 浓硫酸 复分解反应 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或中性液体均为无色
19. abc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 密闭 反应生成的氧化镁固体小颗粒部分扩散到空气中(合理即可) aef
20.(1)39:6:24;(2)8.8g;(3)14.6%
21.4.4g、88.3%
22. 吸收二氧化碳携带的水蒸气,防止实验结果不准确 变小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20g﹣819.89=0.11g
解:设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1.25%
答: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25% 要使鱼骨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太长
23.(1)产生蓝色沉淀
(2)9.8
(3)解:设硫酸铜的质量为x
x=16g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