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必须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能利用灭火的原理,处理一些突发的失火状况。
(3)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辨证地认识燃烧现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3)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
1物质的燃烧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1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分析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图片展示】熊熊的烈火。【教师】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火的发现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图片展示】特大火灾现场。【教师】这是最近发生在上海的特大火灾,火苗向人类张大了血喷大口,吞噬了无数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火,顿时从天使变成了恶魔!【过渡】火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功”也有“过”,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它,使它尽可能地服务于人类。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火会有新的认识。【板书】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观看图片,从图片中感受火的“正” 与“反”两面。认真听讲。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熟悉的对象,从最新的热点材料出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激起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2~3个燃烧事例,【提问】结合化学方程式及,思考燃烧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教师】总结燃烧的概念 回忆燃烧现象。小组讨论回答:①都发光②都放热③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所学内容进行联系,总结、归纳出新知。利用直接经验对燃烧的定义进行概括。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燃烧的概念,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燃烧。【提问】口说无凭,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们的猜想。【探究活动一】燃烧条件的探究有以下仪器及材料:酒精灯、火柴、小木条、白磷、红磷从中选择你所需要的,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教师】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沸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提问】1、实验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实验现象对比,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1、如何使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2、如何使薄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起来?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⑴⑵⑶【演示实验】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小结】同学们思维很活跃,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新的知识。我们发现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结论】由该实验我们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板书】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小组讨论回答,交流:①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是否可燃)②与氧气有关③与物质的着火点有关……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认真思考。认真观看演示实验。回答:①试管白磷燃烧②红磷未燃烧③水中白磷未燃烧。认真听讲。划知识点。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增强学生将化学原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分组探究,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仅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过渡】我们知道火是把双人剑,善用火有利,不善用火会造成巨大伤害。一旦控制不好就会产生巨大灾难。这一幕幕惨不忍睹。我们老祖先在造字的时候火再加一横是是什么。〔灭〕这一横蕴含了灭火的原理?继续来探究灭火的原理。【探究活动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燃烧条件推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都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总结】1、吹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倒扣在烧杯中(隔绝空气)4、剪掉烛芯(清除可燃物)5、水覆盖(隔绝空气)6、利用CO2气体灭火(隔绝空气)【教师】综合同学们探究出来的灭火方法,我们发现,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三个燃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燃烧就会被终止。【板书】【练习】说出下列灭火原理:成语中的化学
1釜底抽薪 缺少了燃烧的条件之可燃物,因此物质不能再燃烧
2杯水车薪 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此火无法態灭。
3钻木取火 升高温度一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能燃烧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各自演示自己的方法,解说各自的灭火原理。思考回答认真听讲,联系实验探究内容进行理解。划知识点认真听讲。思考回答。 积极探究,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从实验中总结出灭火原理,便于学生理解。对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在条件达成上的区别。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正确认识了燃烧现象,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必要条件,了解了灭火原理及常用的灭火方法。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化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我们利用化学原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认真听讲,回忆本课学习内容 加深巩固课堂重点内容。
【作业】1、思考: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2、生煤炉时,为什么先用火柴点燃纸,再引燃木柴?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为什么火势会更大?4、下列情况发生时,你选用什么方法灭火?原理又是什么?①炒菜时油锅起火②电线老化造成短路而起火③烟头掉落导致森林起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体上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 ( http: / / www.jiaoxue. / )要求的预期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构建关于燃烧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较为充足、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被激发、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教学效率高。
然而,对于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如下不足:
1、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燃烧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其中关于着火点的描述应当事先铺垫好,这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的时候会更加顺利。
2、每个小组同学提出假设问题而其他组提出反驳意见后,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辩论,互相反驳,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3、最后高低蜡烛的实验没有来得及演示,时间把握上做的不够好。
针对以上不足,我觉得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完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