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画戏曲人物 课型: 造型。表现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简析 了解戏曲人物角色行当知识,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戏曲人物;体验创意学习活动的乐趣。感悟戏曲艺术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意识。
学生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戏曲人物有一定的认知和戏曲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这节课,老师的引导和深入启发学生很快掌握人物动态和对色彩的铺设和勾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戏曲艺术形式和戏曲人物角色行当的知识。以手指画的绘画形式画一幅戏曲人物画。2.技能目标:学会以手指绘画形式画一幅戏曲人物画,表现人物特征,感悟戏曲艺术,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好情感,形成自觉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戏曲人物造型,了解戏曲人物角色行当的知识,用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幅戏曲人物画。教学难点:戏曲人物的造型表现和画面人物的动态、构图、色彩的掌握与表现。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教具准备:京剧视频,示范作品,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素描纸、纸巾。学具准备:戏曲人物图片和资料、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铅笔、纸巾。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每一年我们学校都会举办戏剧节,这一张是我们学校上一届戏剧节的剧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戏曲人物》,通过这段视频,你了解的戏曲知识有哪些?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播放10秒钟后旁白,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中国的戏曲艺术,通过绘画的形式感受它的魅力。2,揭示课题:戏曲人物出示一张生旦净丑的图片,问:人物按表演特色可分为几个角色?生、旦、净、丑(板书)问:请你根据这幅图来说一说生旦净丑四个角色有什么特点?有谁了解吗?谁知道这四个角色?(看样子同学们懂得非常多,接下来我们来认一认)①生生行,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妆“俊扮”为其特点。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种类。看样子你对生这个角色了解的不错。你挺熟悉这个角色的。是的,他其实还会根据男性形象的年龄特点……不错,还有谁来说一说?②旦行,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彩旦等类别。③净行,指面部勾画脸谱的男性形象,有正净、副净、武净、毛净之分。④丑行,指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的人物,有男性也有女性。男性多在鼻眼间勾画豆腐块状脸谱,故又称“小花脸”。有文丑、武丑、女丑之分。让学生来认一认,通过刚刚学的知识来辨认不同的戏曲人物属于哪个角色?小结:戏曲艺术人物的服饰、脸谱、动作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今天我们一起把舞台上的人物画下来吧!欣赏作品 其实戏曲人物的每一个妆面、服装、戏曲动作都非常富有特色,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些作品。比如,梅兰芳大师自创的梅派五十三式“兰花指”把旦角演绎的淋漓尽致。欣赏了那么多生动有趣的戏曲人物,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老师示范 请先看老师是怎么画的?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人物动态图,注意每个关节的变化。比如武松拿着棍子的(出示PPT人物动态图。)选定戏曲人物的角色, 第一步用铅笔画动态图,第二步,画色块,今天这节课我们尝试一下新画法!我们的绘画工具不仅仅局限于用毛笔来作画,还可以用手指来作画呢!该换颜色了,先把手指搽干净以免颜色交叉,开始点缀。 第四步,毛笔勾画线条、花纹和黑色面,因为时间的关系,老师已经完成了一幅。 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作画的步骤。 贴贴贴!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全班齐读。布置作业 戏曲大舞台期待你的精彩呈现定好一个人物角色,注意把握人物的动态,画面构图饱满。色彩简洁、明快。线条流畅。绘画出戏曲人物造型。小组讨论1,你选择什么样的戏曲人物角色? 2,人物的动态,造型?师巡堂指导展示作品 (生互评 师点评 总结)师: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可以从他的动态形象、构图、色彩、线条来评一评吗? 总结:现在不同朝代、不同剧种的戏曲人物都站在了我们的戏曲大舞台上。他们栩栩如生的服装造型一定让我们所有在场的人都眼前一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为他们设计一出好戏。下节课为大家呈现更精彩的节目。拓展 今天我们用手指绘画的方法来表现戏曲艺术。还可以把戏曲艺术的形象展现在生活中。PPT。这些给我们传递了中华民族文化之美,希望我们的同学都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学生课前准备:1,四人一小组,2,搜集与戏曲人物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生:生: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找出戏曲人物的特点向老师汇报。学习绘画的方法和步骤。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生旦净丑步骤,1,定角色2, 画动态3,涂色块 4,点缀 5,勾线
课后反思
教案设计说明:学科教案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活用教法,探究新知;3.抓好“双基”,点拨深化;4.激发兴趣,拓展延伸;5.适当练习,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