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对应信息技术主题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开始时间
学科 小学美术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五年级
案例名称 《色彩明度练习(一)》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年12 月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本册第八课《色彩明度练习(二)》构成一个色彩知识单元内容。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依照美术课程标准,本课主要通过课件辅助,利用白板画笔、放大镜和投影仪等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学习同一色相加白色或黑色产生的明度渐变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方法,体味其产生的节奏感、空间感和秩序美感,通过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表现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多媒体投影、天士博白板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三、四年级学习了原色、间色、暖色、同类色等相关知识,有了用颜料调配色彩的经验和基础能力,但对如何运用色彩的变化表现有层次感、节奏感的画面是学生所陌生的,色彩明度的变化,色彩的调和运用是学生本节课需要学习掌握的技巧。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学生四年级《画水果》一课学习了色相知识,本册本课内容学习明度知识,六年级学生学习色彩纯度知识,层层递进,本课的设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明度知识,知道一种颜色加入白色就会提高该颜色明度,加入黑色就会降低该颜色明度。 2.通过对比探究,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感受明度渐变所产生的节奏感和秩序美感。 3.激发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感受色彩明度变化美感,学习感悟如何用色彩装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知识,知道如何加黑或加白使色彩明度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 创作有层次感与节奏美感的色彩明度作品。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新课导入 播放课件,请学生观察图片有什么变化。 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发现其中的变化。 图片发生明暗变化,了解明暗,引入新课。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2min
课程讲授 1.了解明度知识 出示明度定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2. 对比观察 出示色相环,一个加入白色,一个加入黑色,产生不同明度变化。 观察色带的明度变化 3.试一试 将色彩明度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4.欣赏名家作品 出示《加速的汽车》《我的祖国我的人民》 5.明度变化 出示色彩明度变化图片,增强对色彩明度变化认识。 6.教师示范 通过投影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清晰明了的观看创作步骤,并强调画面节奏感。 学生认识明度,理解含义 学生观察分析,了解明度如何产生变化。 加入白色,色彩明度升高,加入黑色,色彩明度降低。 学生根据色彩知识,用白板工具进行色彩排列。说出原因,明度低到高即色彩暗到亮。 师生共同赏析作品,感受其中的明度变化。 学生进行分析明度如何发生变化,借助白板进行标记说明。 学生认真观察,明确创作步骤。 直接学习本课重点知识,了解明度。 通过对比,发现色彩明度的变化,强化明度知识。 检验学生对色彩明度变化的了解掌握情况。 像画家学习明度变化。 了解明度的两种表现情况,一种是同一色彩加入白或黑后的不同明度变化,另一种是不同色彩有不同的明度变化。 强化学生对色彩明度变化的认识,欣赏作品,为学生创作提供更多思路。感受作品层次感与节奏美感的色彩明度变化。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15min
艺术实践 选择你喜欢的颜色,逐渐加入白或黑色,创作一幅明度变化作品。 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15min
展示评价 学生将作品展示到黑板,进行欣赏和评价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 作品评价阶段。 学生通过欣赏他人作品,进行对比观察,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作品有缺点,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4min
知识拓展 出示生活中明度变化的物品, 巩固色彩明度知识 欣赏生活中明度变化的物品,了解明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巩固本课重点知识 了解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2min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相结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作品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多以鼓励为主。 (一)评价点 课堂参与活动情况、语言表达情况、作品完成情况等。 (二)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构思。 同学互评:说一说同学作品新颖的地方,以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教师评价:注重对美术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学生在美术过程中的表现和作品情况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整体综合评价。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特点一: 课件亮点多,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利用课件动画,丰富本课亮点,可见的趣味展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点二:课程活动丰富,学生参与性高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课借助课件、白板功能,增加了小游戏、试一试、选一选等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让知识简单化,更加直白明了地展现,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确色彩的明度知识,知道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能够分辨色彩的明度变化,能够进行色彩明度的调配,绘制简单的画面。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为下节课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件、白板、投影等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丰富了课堂活动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决课堂重难点提供了不少便利,今后的课堂教学要增加多样的教学活动,近一步提高学生活动积极性,凸显学生主体性。增强课堂主体性、丰富课堂活动多样性、提高教学高效性是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