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下册 16.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下册 16.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21 16: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行透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初步学画生活中的平行透视方体物,培养其观察能力,感受立体物之美。
知识与技能:
观察生活中方形物的透视变化,认识平行透视现象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面纸上塑造自己熟悉的方体物,并且用掌握的平行透视知识,从不同角度作方体的写生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认识平行透视的特点。
难点:运用掌握的平行透视知识,从不同角度作方体的写生练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影像资料、范例及步骤图、方体实物。 学具:课本、铅画纸、铅笔、橡皮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板演立方体的画法。设问:为什么这些立方体看起来不太舒服? 小结:主要是没有把物体的透视现象表现出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景
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觉中产生一种近大远小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加点透视现象)教师出示方形物,并摆设不同方位,引导学生观察,并要求学生思考:你观察到的方体不同块面有什么变化吗?
2、引导观察课件上的图片1、2、3、4、5让学生感受图片上的视觉效果。
设问:视觉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回答:公路越去越远越少。前面的树比较大,越远的树越少。
3、出示课件图6:由于我们的视觉关系,所看到的同样宽窄的道路,田野、越远越窄,同样的宽窄的树木、电线竿、越远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透视现象”。
我们画几何体、画静物、画人物、画风景等都必须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才能准确的描绘物体在空间各个位置的透视变化,使物体具有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归纳透视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处清晰,远处模糊。出示图7
揭示课题:方体的平行透视。
二、新授:出示图8、9、10、11.
1、教师介绍视平线、消失线、心点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2、教师示范:方体平行透视的基本画法。
(1)问:当一个物体在自己正前面时要怎么画?你能看到那些面?出示图12
师边画边评述:先在四个角的顶点与消失点连接画出透视辅助线,后根据物体决定于面的大小画出另外一条平行线,立方休的一组面和画面成平行,其四条棱边垂直于地面的透视画法。出示图13.
活动一:学生尝试练习:学画一个正面有平行透视现象存在的方体平行物。
(2)分别讲述物体在自己视觉左边和右边的立方体的画法。
A、立方体在视平线下面的左边时你能看到那些面?
学生:看到前面、上面、右面。
师:那我们又怎么画呢?出示图14
师:边画边讲述:先在四个角的顶点与消失点连接画出透视辅助线,后根据物体决定于面的大小画出另外一条平行线,立方休的一组面和画面成平行,其四条棱边垂直于地面的透视画法。
活动二:学生尝试练习:学画一个左面有平行透视现象存在的方体平行物。
B、立方体在视平线下面的右边时你能看到那些面?
学生:看到前面、上面、左面。
师:那我们又怎么画呢?出示图15
师:边画边讲述:先在四个角的顶点与消失点连接画出透视辅助线,后根据物体决定于面的大小画出另外一条平行线,立方休的一组面和画面成平行,其四条棱边垂直于地面的透视画法。
活动三:学生尝试练习:学画一个右面有平行透视现象存在的方体平行物。
C、出示图16、17、18、19
展示时师边讲述各位置透视现象
3、让学生独自绘画视平线上面各个位置的透视现象。
师:到台下观察指导学生。
总结:出示图20
(1)、由于我们的视觉关系,所看到的同样宽窄的道路,田野、越远越窄,同样的宽窄的树木、电线竿、越远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透视现象”。
、画透视先作一条视平线,物体的消失线向视平线上的一点消失。简评反馈:教师修改学生练习中方体平行透视画法不准确的地方。
(2) 归纳透视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四、提出作业要求:画一幅平行透视图(各位置上的立体图形)。突出平行透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