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版必修3夯基达标练习13 滕王阁序(节选)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语文版必修3夯基达标练习13 滕王阁序(节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23 14:20: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证券  蜷伏  甲醛  怙恶不悛
B.酗酒 畏葸 旭日 嘘寒问暖
C.纰漏 毗邻 譬如 匹夫之勇
D.不啻 鞭笞 踟躇 持之以恒
解析:A项分别读“quàn,quán,quán,quān”;B项分别读“xù,xǐ,xù,xū”;C项分别读“pī,pí,pì,pǐ”;D项分别读“chì,chī,chí,chí”。
答案:C
2.下列几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物华天宝 钟鸣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驰21世纪教育网
解析:B项中“鱼”应为“渔”。
答案:B
3.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A项中“故”都是“旧,旧有的”的意思。
答案:A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4.填空题。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答案: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王勃 卢照邻 ?杨炯? 骆宾王 子安 《王子安集》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5.下列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动宾结构。
答案:D
6.下列对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21世纪教育网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一句采用写实手法表现眼前所见之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解析:D项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答案:D
7.下列对文中典故用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21世纪教育网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解析:B项,无恨主之意。
答案: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黄鹤楼记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①、东阳八咏②,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③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④之芳尘。乃喟然曰⑤:“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注:①濑乡九柱:指位于懒乡的老子祠,故址在今河南鹿邑。柱,屋柱,代指屋宇。九,泛指多数。②东阳八咏:指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八咏楼。楼原名元畅楼,沈约有《登台望秋月》等诗八首,称八咏诗,故称。③仲宣:汉文学家王粲(177~217),善诗赋。所作《登楼赋》颇有名。④叔伟:荀叔伟,曾于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⑤“乃喟然曰”五句: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8.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以名楼——于是就用这件事来给楼命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也是荆吴一带最美好的风景。
C.下车而乱绳皆理——从车上一下来就先整理混乱的绳子。
D.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游玩和集宴一定都在这里。21世纪教育网
解析:C项指刚上任就治理得好。
答案:C
9.对下列各句的含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点明黄鹤楼所在的位置在城的西南角。
B.“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是刻画黄鹤楼的整体形象,着重突出了楼高。
C.“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用典说明黄鹤楼可代替这些楼以观景集仙。
D.“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指来往的过客行人都在这里经过停留。
解析:D项只指穆公。
答案:D
10.对本文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景,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荆吴形胜”一句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极为简明扼要而又极有分量的概括。
C.第二段点出曾在黄鹤楼活动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
D.本文取材得当,层次分明,有掌故,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情辞并茂。
解析:C项,着重强调黄鹤楼的地位、影响,并非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
答案:C
二、语言运用
11.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然是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天扁舟里的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灵的慰藉,________________,是生命的落脚处。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可以使人的性情愉悦,使人的精神有所寄托。从内容上看,前两条横线上的内容应该和前后两句照应。前后两句分别有“春天”“隆冬”,那么这两句就应按四季的顺序来写;同时,句中分别有“放歌”“倾谈”表示人的行为的动词,那么这两句也应该填写相应的动词;从句式上看,要求写成排比句,所给出的“春天”“隆冬”两句的格式为“季节+地点+动词”,那么这两句就应按这个格式来填写。后一句分析同前。
参考答案:仲夏亭榭里的弄弦 深秋山林中的独步 是灵魂的依傍
12.重组下面的句子,使句意衔接连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个社会,一个地方,有了文物的装点,就有了文化含量,就有了历史底蕴,就有了文明的标志;文物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实物见证。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哪一句属于观点句,哪几句属于阐述句,即哪些内容是总写,哪些内容是分写。一般来说,论点性的句子,要放在前面,阐述性的句子要放在后面。其次,要注意分写的句子概念外延的大小;要注意句子内容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如此,重新组句时,才有一定的顺序。本题“文物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实物见证”为观点句,故应置于句首。“历史、文化、文明”的外延越来越大,所以,应依次排列。
参考答案:文物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实物见证;一个社会,一个地方,有了文物的装点,就有了历史底蕴,就有了文化含量,就有了文明的标志。
读书做人
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唐诗杂论》)。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我们在文中更多地体验到的却是作者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这正是文章的动人之处。作为一篇优秀的骈文,作者调动了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尤其是景物描写部分,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以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画面,把秋日风光描绘得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从作者王勃身上我们能学到许多可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