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小石潭记 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小石潭记 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8 20:52:0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我能猜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唐朝、河东、游记之祖
----打一人名
孤独、执著的钓翁形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人格的写照!
《江雪》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首绝句,在这首诗里寄托了诗人高洁孤傲执著不屈的崇高人格。
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这篇文章同样体现了他独立的人格以及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重点)
2.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难点)
3.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思想感情,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重点)
小石潭记
第一课时
预习交流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诗文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代表作有《柳河东集》。周国年1031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记。
背景链接
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
《满井游记》
《醉翁亭记》
我会写---音填字,字注音,你也能行
huáng( )竹

清liè( )

卷石底以出( )
为坻( )
为嵁( )
青 树 翠 蔓 ( )
蒙 络 摇 缀( )
参差披拂( )
juǎn
chí
màn
kān
méng
cēn cī
寂liáo( )无人

qī )神寒骨
(凄
悄( ) 怆( )幽suì( )

chuàng
龚古( )
日光下 ( )

qiǎo
gōng
chè
往来翕忽( )

犬牙差互(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ch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
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生:曰恕己,曰奉壹。
我会听---名家范读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我能读---了解朗读方法,注意语调、语气与节奏。
1.课文第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2.第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该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我试读---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与节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我们读---男生前二女生后三
我会译----同桌合作,存疑解难
步骤:
落实字词---疏通文句---口译全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心乐之
以乐其志
—《五柳先生传》
(以……为乐)(动词—意动)
(使……乐)(形容词—使动)
我落实----师生合作,解疑释难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为屿 ,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全石以为底
为坻 ,为屿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核舟记》
(做,动词)
(成为,动词)
(雕刻,动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可、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周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可:大约。
许:上下,表示约数。
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逗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日光下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
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向西)
(向下)
(向东向西)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那里。
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一样)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凄神寒骨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使……凄凉;使……寒冷)
(使……竭尽)
(使……聒乱;使……劳累)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概括每段写了什么?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对小石潭的总体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同游小石潭之人。
整体感知
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快乐)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解析】“乐”是“以……为乐”的意思。
A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 B.不可久居
C.凄神寒骨 D.潭西南而望
B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感到凄凉;D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解析】正确的停顿:似/与游者/相乐。
C
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拭。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B
【解析】B项正确的翻译应为: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
2.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思想感情,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学法指导:
朗读为本。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要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都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 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试着口译,把你的疑惑(翻译、内容等方面)记下来。
2.带着问题初步理解文意。
(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写出各段的大意。
(2)第2段写出了“水” “鱼”的什么特点?在描写上有什么特色?
(3)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如何理解文中两次提到的“乐”?
三、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
(1)《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
(2)《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属于    的范畴。
2.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
俶尔(  ) 翕忽(  ) 佁然(  ) 幽邃(  )
3.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1)全 石 以 为 底
(2)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3)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4)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4.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      )——小潭源流——(        )——交代同游者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
2.自由读文。
(1)课文第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2)第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该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3)于文中标注节奏。
二、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或将自己认为疑难的圈出)
2.重点句子翻译。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基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日光下澈(chè)(“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以为可

3.一词多义。
从 游
清 可
4.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似与游者相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言句式。
①倒装句。
a.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石底以出(谓语前置,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省略句。
a.日光下澈(“澈”后省略宾语“________”。)
b.坐潭上(“坐”后省略介词“_____”。)
c.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_______”。)
四、概括段意
请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
2.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思想感情,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学法指导:
朗读为本。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要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都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 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试着口译,把你的疑惑(翻译、内容等方面)记下来。
2.带着问题初步理解文意。
(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写出各段的大意。
(2)第2段写出了“水” “鱼”的什么特点?在描写上有什么特色?
(3)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如何理解文中两次提到的“乐”?
三、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
(1)《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
(2)《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属于    的范畴。
2.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
俶尔(  ) 翕忽(  ) 佁然(  ) 幽邃(  )
3.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1)全 石 以 为 底
(2)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3)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4)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4.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      )——小潭源流——(        )——交代同游者
答案:
1.(1)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2)抒情议论 散文
2.huáng liè chí kān chù xī yǐ suì
3.(1)全 石/ 以 为 底  (2)皆 /若空 游 /无 所 依  (3)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4)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4.(1)(岸上)青葱的树枝,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犹如在同游人逗乐。
(3)(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游览 潭中景物 潭中气氛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
2.自由读文。
(1)课文第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2)第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该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3)于文中标注节奏。
二、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或将自己认为疑难的圈出)
2.重点句子翻译。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基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日光下澈(chè)(“澈”同“彻”,穿透。)
2.古今异义
以为可

3.一词多义。
从 游
清 可
4.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因……感到快乐。)
③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④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⑤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⑥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⑦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
5.文言句式。
①倒装句。
a.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b.卷石底以出(谓语前置,应为“石底卷以出”。)
②省略句。
a.日光下澈(“澈”后省略宾语“潭水”。)
b.坐潭上(“坐”后省略介词“于”。)
c.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余”。)
四、概括段意
请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答案示例:第1自然段:写小石潭的出现、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景物。
第2自然段:写潭中游鱼。
第3自然段:写潭水的源流。
第4自然段:写作者游览的感受。
第5自然段:记下同游小石潭之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重点)
2.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难点)
3.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思想感情,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重点)
重点:学习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相信大家都学过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这篇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至今传诵不衰。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领略它的魅力吧!
二、预习交流
1.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秀丽的地方,并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即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2.背景资料。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第四篇。
3.关于文体“记”。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4.正音。
篁竹(huáng) 珮环(pèi) 清冽(liè) 佁然(yǐ) 俶尔(chù) 翕忽(xī)
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 幽邃(suì) 龚(gōng) 恕(shù)
三、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
2.自由读文。
(1)课文第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2)第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该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3)把握节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分组读文。
男生前二女生后三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篁竹:竹林。
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
伐:砍伐。
取:文中指开辟。
清冽:清凉。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悄怆:忧伤的样子。
邃:深。
清:凄清。
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作为随从,动词。
2.重点句子翻译。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有的)成为水中小块的高地,(有的)像是湖中的小岛,(有的)像是凹凸不平的小丘,(有的)像是高峻的山崖。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五、基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日光下澈(chè)(“澈”同“彻”,穿透。)
2.古今异义
以为可

3.一词多义。
从 游
清 可
4.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因……感到快乐。)
③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④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⑤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⑥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⑦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
5.文言句式。
①倒装句。
a.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b.卷石底以出(谓语前置,应为“石底卷以出”。)
②省略句。
a.日光下澈(“澈”后省略宾语“潭水”。)
b.坐潭上(“坐”后省略介词“于”。)
c.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余”。)
六、概括段意
请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答案示例:第1自然段:写小石潭的出现、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景物。
第2自然段:写潭中游鱼。
第3自然段:写潭水的源流。
第4自然段:写作者游览的感受。
第5自然段:记下同游小石潭之人。
七、课堂小结
本文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思路非常清晰: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八、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快乐)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解析】“乐”是“以……为乐”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 B.不可久居 C.凄神寒骨 D.潭西南而望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D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解析】正确的停顿:似/与游者/相乐。
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拭。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解析】B项正确的翻译应为: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