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版必修3夯基达标练习14 阿房宫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语文版必修3夯基达标练习14 阿房宫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23 14: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蜀山兀(wù) 辘辘远听(lù) 鼎铛玉石(dāng)
B.囷囷焉(qūn) 尽态极妍(yán) 架梁之椽(yuán)
C.阿房宫(ē) 剽掠其人(piāo) 金块珠砾(lì)
D.尽锱铢(zhī zhū) 妃嫔媵嫱(yìng qiáng)逦迤(lǐ yǐ)
解析:A项,“铛”读“chēng”;B项,“椽”读“chuán”;D项,“锱”读“zī”。
答案:C
2.下列四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C项中的“取”都是“夺取,获取”的意思。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D项,都是介词,比。
答案: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2006辽宁高考,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
B.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C.“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D.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解析:B项不合逻辑,应为“就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也应该是无价的”。C项语序不当,应为“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D项成分赘余,删除“的进行”。
答案:A
我综合 我发展21世纪教育网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③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而a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
5.对下列两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解析:①句中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②句?中两个“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顺接。
答案:B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1世纪教育网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③ D.②④⑥⑦
解析:①句中的“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⑤句中“独夫”指独裁者。
答案:B
7.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四个“后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21世纪教育网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人;④是指宋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宋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解析:联系前文,加深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
答案:B
8.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解析:C项中没有“同情”之意。
答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著作郎李孝光数荐之府吏。冕詈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步,冕倚楼长啸,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大都,馆秘书卿泰哈布哈家,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女一童留燕,怅怅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宋濂《王冕传》)
9.对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怒,挞之。(挞:用鞭子或棍子打。)
B.夜潜出。(潜:悄悄地。)
C.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竞:全,都。)
D.怅怅无所依。(怅怅: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
解析:C项,“竞”指“争逐,比赛”。
答案:C21世纪教育网
10.下列各组中,对同一个字的含义解释不相同的一组是(  )
21世纪教育网
解析:A项“忘其牛,来责蹊田”中的“蹊”是“践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是“小路”。B项中“恬”都指“满不在乎,坦然”;C项中“去”都指“离开”;D项中“会”都指“正好,恰巧”。
答案:A
11.下列句子中“已”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听已辄默记。
B.时冕父已卒。
C.学不可以已。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解析:“时冕父已卒”的“已”是“已经”的意思,其余的是“完毕”之意。
答案:B
12.对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父亲命他到垄上放牛,他却偷偷跑到学堂里听学生们念书。
B.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韩性去世以后,他的门客对待王冕的态度就像对待韩性一样。
C.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这是连小孩子都觉得耻辱而不愿做的事,我怎么可以沉迷其中呢?
D.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用不了十年,这里就会成为战场,还有什么官可做呢?
解析:B项中“事”没有“对待”的含义,该句应为“他的仆人像侍奉韩性一样地侍奉王冕”。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13.下列句子不能体现王冕特立独行的一项是 …(  )
A.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B.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C.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步,冕倚楼长啸,使者闻之惭。
D.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解析:D项,体现了他重情义,道德高尚。
答案:D
14.以下关于本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冕本是个农民的儿子,少年时酷爱读书且智力超常,有幸被爱才的韩性收为学生,后来成为一名很有学术地位和威信的博学的儒士。
B.王冕在父亲去世后即迎母入粤城就养,当母亲“思还故里”时,又亲自随母亲一同回乡,这些描写都体现了王冕至纯至孝。
C.当部使者巡视府属各地来到王冕处想要求见他时,王冕避而不见,又在部使者走后故意“倚楼长啸”,让部使者听到,表明自己不愿与他见面。
D.王冕年轻时便无意仕途,没有什么效忠朝廷的宏大抱负,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游历名山大川、结交奇才侠士上面,这正是他性格中“狂”的体现。
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年轻时是很有功名心的,想效仿伊尹、吕望成就一番大事,只因屡试不中才弃此念头。因此D项的理解有误。
答案:D
二、语言运用
15.(2006四川高考,18)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出20字。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10毫米,时速在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解析:考查压缩语段的内容,重点是对语言的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作答时应抓住中心字、词进行筛选,概括。
参考答案:运行平稳安静,成本低,适合短途快速运输。
读书做人
《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崇高评价。赋,它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忘也。”这说明了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因此,它对于事物的描写总是淋漓尽致,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结尾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本文亦具有这个特点,成功地运用了铺陈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文看,虽以铺陈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但在前两段描写时,却用尽工笔,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在铺陈描写的基础上,后两段抒情议论,揭示全文主题,显示作者的见解和写作意图,见出褒贬之情,讽喻之意。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作者借助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过人的胆识,借古喻今,大胆指责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残暴、荒淫,这种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