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纯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悔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忠贞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 · 国风 · 秦风 · 蒹葭
氓
《 诗 经 》
诗经 · 国风 · 卫风 · 氓
《诗经 ·国风 · 卫风 · 氓》
关于《诗经》:
《诗经》又称《 》或《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 诗歌传统的先河。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篇。西汉时被尊为 经典。
诗
诗三百
现实主义
305
儒家
《诗经 · 国风· 卫风· 氓》
风:
即国风,包括了15个地方的民歌,所以叫“十五国风”,有诗160篇,是《诗经》的核心内容。
雅: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的乐歌
颂:祭祀乐歌
——民间歌谣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 · 国风· 卫风· 氓
恋爱
婚嫁
被弃
“我”
爱 情 悲 剧
1.关于爱情
2.关于技艺
3.关于“经”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他:
她:
“蚩蚩”
“送” “将子无怒”
“望”:不见则泣涕涟涟;见则载笑载言
“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己者,女殆痴于情者耳。”(《诗经原始》)
“怒”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他:
她:
谋
痴
(性情狂暴、始乱终弃)
(纯洁善良、任劳任怨、刚毅不屈)
贰、罔极、暴
弃
醒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当代著名学者鲍鹏山
合作探究:
造成卫女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卫女的婚姻悲剧的多种原因
观点一:社会制度说
观点二:氓变心说
观点三:自身因素说
观点四:其它因素说
前文有对悲剧结局作铺垫:
“娶妻当如何,必告父母,匪媒不得。”——《齐风·南山》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小王子》
“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村上春树
称呼变化:氓—子—尔—士—尔
第五章,6个“矣”表达了深深的悔恨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舒婷)
不依附
不单恋
不一味付出
人格平等
相互尊重
心灵相犀
同甘共苦
保持独立
思想共鸣
(形离神不离)
尊重独立性
爱情是一种美好。
唯其美好,故值得等待!
用慧眼辨识,以责任担当,
如此,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才成了最美丽的歌吟!
“师”说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喻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
赋:即平铺直叙,即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即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以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比喻。
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包括直接起兴和兴中含比。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兴中含比
比;赋
兴中含比
以“赋”叙事
热恋
婚变
决绝
热情、幸福
送子过淇,至于顿丘。
沉醉爱河
怨恨、沉痛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泪湿帷裳
清醒、刚强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回头是岸
淇水见证了恋爱——婚变——决裂的全过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 · 国风 · 秦风 · 蒹葭
兴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秋以为期”:古人常以秋季为婚期
“子无良媒”:当时婚俗中的“媒”
“尔卜尔筮”:表现卜尔筮对古人的重大意义
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近代姚燮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诗经》之“经”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注:“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 (包咸注)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延伸探究:如何理解《诗经》作为“经”的地位?
儒家经典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诗》的三大功能: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
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
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诗经·齐风》)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诗经》)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小雅· 六月》)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我们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想过的声音,我们曾经一起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儒家经典
文学经典
《诗经》
让读诗成为一种纯粹的存在!
因为爱,所以读!
因为读,生活便有了诗意和远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 · 国风 · 秦风 · 蒹葭
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