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物理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0×2=20)
1.下列四个实例中考虑到增大压强这一因素的是( )
A.旅行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B.电钻的钻头做得较锋利
C.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D.载重汽车装得轮子较多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该装置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图乙:该装置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C.图丙: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D.图丁: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3.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FA>FB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②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
5.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6.如图1所示,静止时U型管两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图2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
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7.如图,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烧杯质量不计),已知水的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800g、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长方体A用细线系着,先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压强变大
B.A的一半浸入水中前后,台秤的示数变化了5N
C.若剪断细线,A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D.若剪断细线,待液面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600Pa
8.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
9.甲、乙两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5N和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乙的底面积为100cm2,重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强为500Pa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为20N
C.甲对乙的摩擦力为8N,方向水平向右 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10.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N,GB=100N,B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N 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Pa
二.多选题(2×3=6)
11.如图所示,圆台形玻璃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质量为20克,容器开口处面积为300cm2,底面面积为100cm2,总高度为20cm,内装300克水,水面高为7.5cm,现向杯中投入一质量为30克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时,水面上升了0.5cm(g=10N/kg)( )
A.放入木块前,水对杯底的压强是300Pa B.放入木块前,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300Pa
C.放入木块后水对杯底的压强是800Pa D.放入木块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350Pa
12.小明在家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应选内径较粗的插管
B.若将瓶中液体装满,塞上带玻璃管的瓶塞就可改装成简易温度计
C.此装置中的瓶子可选用薄的塑料瓶,在使用时可以用手直接握着瓶子
D.小明乘电梯把它从1楼带到28楼,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一直升高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3.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已知水银密度ρ=13.6×103kg/m3,g=10N/kg,
则10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为 Pa。
14.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6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它对墙壁的压力为 牛,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0.01米2,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 帕。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将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如图所示,把一根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 ;若用力从B管中吸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 。(两空均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6.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1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A”“B”或“C”)。如图2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17.利用容积为1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5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横截面积;(5)则大气压的值为 Pa;(6)提出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一条建议: 。
18.小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实验前,先检查压强计探头、胶管和U型管的连接是否 ,再经过调整使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 ;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改变探头方向,压强计 (选填“能”或“不能”)测各个方向的压强。
(3)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选填“等于”或“反映”)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
(4)小露自制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如图乙所示,把简易压强计浸入水中,橡皮膜将 (选填“上凹”或“下凸”),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细玻璃管中液柱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
五.计算题(2×6=12)
19.如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N/kg)求:(1)液体的密度。(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0.如图所示,重为4N、高为0.24m、底面积为0.02m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4kg的水(不计容器壁的厚度,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p水;(2)现将一密度为1.8×103kg/m3质量为2kg的实心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静止后有0.2kg的水溢出,此时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5BCCDA 6-10BDBDD 11.CD 12.BD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 750;1.36×104。 14. 20;2000;变小。15.上升;上升。 16. B;B;小于。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7.(1)P=;(2)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 (3)刚被拉动; (4)带刻度部分;(5)9.5×104;(6)采用小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18.(1)漏气;相平;(2)能;(3)反映;(4)上凹;上升。
五.计算题(共2小题)19.解:(1)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变形得:
液体的密度:ρ===1000kg/m3;
(2)由p=可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5×103Pa×2×10﹣3m2=10N;
(3)由ρ=可得,容器内液体的质量:m液=ρV=1000kg/m3×2.0×10﹣3m3=2kg;
液体的重力为:G液=m液g=2kg×10N/kg=20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容+G液=20N+20N=4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104Pa;
20解:(1)由ρ=可得,水的体积:V水===4×10﹣3m3,
由V=Sh可得,容器内水的深度:h水===0.2m,
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p水=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2m=2000Pa;
(2)剩余水和小球的重力分别为:G剩水=m剩水g=(m水﹣m溢水
)g=(4kg﹣0.2kg)×10N/kg=38N,
G球=m球g=2kg×10N/kg=20N,
此时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剩水+G球=4N+38N+20N=62N,
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31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