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2021 广州】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 )
A.填充气球用到的氦气
B.制硝酸用到的二氧化氮
C.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
D.做饭用到的天然气
2.【2021 长沙】小明在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时,观察到某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请你判断,该物质可能是( )
A.红磷 B.硫黄 C.铁丝 D.木炭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明亮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人的呼吸、食物的腐烂,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 )
①放热 ②发光 ③都有氧气参与
④反应速率都很快 ⑤都属于缓慢氧化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⑤
5.【2021 襄阳】下列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无色 B.无味
C.供给呼吸 D.食品防腐
6.【2021 常德改编】下列氧气参与反应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产生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产生明亮火焰
D.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7.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氧气能使铁制品生锈
B.病人需要吸氧,是因为氧气能杀死病毒
C.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可燃物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加剧烈
8.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空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4)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二、提升训练
9.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
D.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
10.【2021 湘潭改编】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很剧烈
D.O2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1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序号回答有关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_________,有白色固体生成的是__________,有气体生成的是________。
13.(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____________,产生氧气的有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14.将盛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快速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到两根木条都复燃了,且甲中木
条燃烧比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推断:
A为________________ , B为________________ ,
C为________________ , D为________________。
16.三个集气瓶里分别盛有氧气、空气和氮气,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它们?
17.【2021 永州改编】某同学做氧气的性质实验,如图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
实验步骤:
①用排水法收集好一瓶氧气。
②……
③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
④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根据实验操作,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操作中,最好是将烧红的木炭由瓶口缓慢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一实验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操作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写四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
(3)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集气瓶的底部事先都要预留少量的水,其作用是不同的,甲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A 2.C 3.D 4.B 5.D
6.C 7.B
8.(1)氧气
(2)氮气
(3)二氧化碳
(4)水蒸气
二、提升训练
9.C 10.D 11.C
12.(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碳+氧气二氧化碳
(3)镁+氧气氧化镁
(4)+氧气四氧化三铁
(5)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1)(2)(3)(4)(5);(4);(1)(3);(2)(5)
13.(1)①②④⑤;③⑥
(2)b
14.(1)氧气能支持燃烧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5.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16.分别点燃一根木条伸入三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更旺者,是氧气;无明显变化者,是空气;使木条火焰立即熄灭者,是氮气。(合理即可)
17.(1)在水下盖上玻璃片,移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
(2)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碳+氧气二氧化碳
(3)变浑浊
18.(1)①都是化合反应
②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
③反应都放出大量热
④反应条件都是点燃⑤都是气体与固体反应(任选四点,其他合理即可)
(2)液态
(3)硫+氧气二氧化硫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空气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