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A.O2 B.N2
C.SO2 D.CO2
2.【2021 青海】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词。“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3.【2021 长沙改编】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这也体现了我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溶于水
B.有毒性,对人有害
C.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5.【2021 抚顺】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灭火 B.用于生产汽水
C.用作气体肥料 D.供给呼吸
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氮气+氢气氨气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B.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浑浊现象是因为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
B.如图所示,若汽水进入试管中发现液体变红,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瓶中气体一定为二氧化碳
D.打开可乐瓶看到大量气泡涌出是因为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量变少而导致的
二、提升训练
9.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有两支高低不等燃着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不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10.【2021 自贡】“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加大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
D.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11.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能吸收水蒸气),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止水夹 Ⅰ,打开止水夹 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止水夹 Ⅱ,打开止水夹 Ⅰ,紫色小花(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
12.【2021 泰安】“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岀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1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__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1 青海改编】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燃烧的镁条伸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如D所示),发现镁条继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和黑色的碳,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金属镁着火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根据此现象你如何理解二氧化碳的“不助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D 2.D 3.D 4.D
5.D 6.D 7.B 8.A
二、提升训练
9.C 10.C 11.A 12.D
13.(1)水
(2)纸花由紫变红;CO2+H2O―→H2CO3
(3)④;密度比空气大
14.(1)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纸花变红色
(4)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不能;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但支持金属镁等物质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