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和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2.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3.下列关于化肥 NH4H2PO4(磷酸二氢铵)的说法错误的是
A.P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B.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C.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D.NH4H2PO4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加试剂和方法
A 水 红色染料 活性炭(过滤)
B 氯化钾(溶于水) 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加水溶解
C 氧化铜 木炭粉 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D 氧化钙 石灰石 充分加热固体混合物
A.A B.B C.C D.D
5.反应MnO2+4HCl(浓)MnCl2+2H2O+C12↑,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A.酸 B.碱 C.盐 D.单质
6.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用铁钉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
C.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7.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
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
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2﹣、NO3﹣ B.NH4+、OH﹣、Cl﹣
C.Cu2+、Na+、OH﹣ D.Ca2+、K+、CO32﹣
9.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守恒观 B分类观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②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③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③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C能量观 D微粒观
①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② 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③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是吸热反应 ①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水银和银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酸碱盐溶液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A.A B.B C.C D.D
10.下列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Fe2+、 B.K+、 C.Na+、Cl- D.Ba2+、
11.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3+、NO3﹣、OH﹣ B.K+、NO3﹣、CO32﹣
C.Ba2+、MnO4﹣、SO42﹣ D.NH4+、Cl﹣、SO42﹣
二、简答题
12.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他取适量的A、B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铜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蓝色沉淀,则A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他另取适量的A、B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PH___________7,则是A溶液。
13.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而常被误食。
亚硝酸钠 食盐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熔点 271℃ 801℃
沸点 320℃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1413℃
与稀盐酸反应 放出红棕色气体 不反应
试设计出两种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简单方案(简单叙述即可)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我们现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如下所列溶解性表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阴离子 阳离子
Na+ K+ Ba2+
OH- 溶 溶 溶
SO42- 溶 溶 不溶
CO32- 溶 溶 不溶
(1)如上图所示,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判断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H2SO4、BaCl2、NaOH、K2CO3”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三、推断题
15.现有A、B、C、D四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C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1)物质A是______。
(2)若固体D可用做干燥剂,其不能干燥的气体有______。(填字母)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一种能分别与A、B、C、D发生反应的物质______。
16.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是补钙剂的有效成分,E是常见的调味品,F、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
(2)C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四、实验题
17.完成下列实验问题
(1)实验1:滴加液体的仪器是______。白色点滴板孔穴4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柠檬汁显______性。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答一点)。
(2)实验2: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3:托盘天平向右倾斜。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4)有关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实验1草木灰(K2CO3)是一种钾肥
②实验2加入食盐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实验3天平向右倾斜是因为锥形瓶内未充分冷却
④实验2中b端收集的是氢气
⑤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吸收白烟和热量
18.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填写下列空格:在探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两套实验装置:
(1)装置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装置一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装置一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_______。
19.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性。
(2)B中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碳酸钠溶液在鉴别C、D中的物质时,依据的不同现象是_____。
(4)E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计算题
20.某化学小组进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的实验实验过程及数据如下图所示:。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高温煅烧12.5g大理石,完全分解产生0.1mol二氧化碳。求:
(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2.复方氢氧化镁片和复方碳酸镁片是两种常见的抗胃酸药。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Mg(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用复方碳酸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MgCO3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2)用复方氢氧化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B
6.C
7.C
8.A
9.A
10.C
11.D
12. 氢氧化钠溶液 有气泡冒出 大于
13. 用酒精灯加热,有臭味气体生成的是亚硝酸纳,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 滴加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出现的是亚硝酸钠,无现象的是食盐
14. H+、SO42- HCl+NaOH═NaCl+H2O H+、OH- 4
15. CaO或氧化钙或生石灰 c Ca(OH)2+CO2=CaCO3↓+H2O或Na2CO3+Ca(OH)2=2NaOH+CaCO3↓(合理即可) 稀盐酸或稀硫酸(HCl或H2SO4)
16. CaCO3 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置换反应
17. 胶头滴管 酸性 节约药品等 平衡装置内外压强、缓冲作用 ①③
18. 气球胀大 取少量装置一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是要合理即可)
19. 碱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现象;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20.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
x=4g
×100%=8%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21.(1)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x
x=0.1mol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0.1mol×100g/mol=10g;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2. 58 MgCO3+2HCl=MgCl2+H2O+CO2↑ ×100% Mg(OH)2+2HCl=MgCl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