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1.2化学肥料》同步强化训练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 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
A.K2SO4 B.NH4Cl C.KNO3 D.Ca3(PO4)2
2.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 )
A. B.KNO3 C. D.
3.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
A.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加入稀盐酸中 C. 加入BaCl2溶液中 D. 加入Ba(OH)2溶液中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②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③厨房燃气大量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④用汽油洗去油渍利用了汽油的乳化功能⑤氯化铵是一种氮肥,施用后可使农作物枝叶生长茂盛,可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进行检验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③⑤
5.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属于酸 B.从外观即可区别氯化铵与磷矿粉
C.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6.下列化肥不溶于水的是( )
A. 碳酸氢铵 B. 氯化铵 C. 磷矿粉 D. 硫酸钾
7.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合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8.荔枝种植是廉江农业的“亮点”之一。某果农种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较低的现象。下列化肥最合适他使用的是( )
A.尿素{CO(NH2)2}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硝酸钾(KNO3)
9.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属于复合肥料 B. 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 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0.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
11.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准备施加CO(NH2)2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要求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固体混合物中CO(NH2)2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 A.15:17 B.10:7 C.5:17 D.17:5
12.用CO2和NH3反应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2NH3 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B.C、H、O、N四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
C.尿素含氮高,是一种很好的氮肥 D.尿素种含有CO分子
13.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如图为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的分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 B.图中②表示的是复合肥
C.尿素、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 D.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属于钾肥
15.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点所示物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B.c点所示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
C.NH3溶于水所形成的物质对应f点 D.h、i点分别所示物质可用熟石灰鉴别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3分)常用的化肥有:①尿素、②氯化钾(KCl)、③硝酸铵(NH4NO3)、④磷矿粉等。上述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填序号)。硝酸铵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化肥,硝酸铵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 。尿素分子中含有C、O、N、H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17.(6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食盐、②熟石灰、③小苏打、④石墨四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是 ;常用作食品加工调味的是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农业上,碳酸钾(K2CO3)可用作 (填“磷”或“钾”)肥。已知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则碳酸钾 (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18.(6分)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
A.碳酸氢铵 B.草木灰(主要成分) C.磷矿粉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 (“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 。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蔬菜大棚外覆盖一层塑料膜,起保温作用,塑料属于 材料;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Ⅰ.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O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 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 。
19.(6分)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包粽子的粽叶用得最多的是竹叶,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肥的化学式为 这种有机肥促进 ,叶色浓绿,提高植物 。
(2)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嫩茎、嫩芽、竹笋等,纤维素在熊猫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供 。
(3)我国人民甲状腺问题(碘过量引起)的比例逐年上升,这跟长期食用碘盐有关。用竹筒高温烧制出的低碘或无碘竹盐已悄然成为近年来一种主要食用盐,竹盐中的黑色粉末为竹炭,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竹炭净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 ,还可以 。
20.(6分)请你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学习所提供的材料。
实验装置:
学习材料: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NH4Cl+Ca(OH) 2CaCl2+2NH3↑+2H2O ]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氯化银(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请问答:
(1)用KMnO4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选用A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气体氨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制取氨气反应后反应容器内的固体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①取反应容器内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固体物质中不含Ca(OH)2;
③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得出了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H4Cl的结论。
你认为“固体物质中一定有NH4Cl”的结论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查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料准备:Ⅰ.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Ⅱ.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实验准备:
请回答:①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A→___→____ →E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④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
22.(8分)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末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中所加试剂如果是盐类,则该盐的化学式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②中所加试剂也可能是碱类,则该碱的化学式为 。
(4)使用这类化肥时的注意事项是 (至少写两项)。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 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C )
A.K2SO4 B.NH4Cl C.KNO3 D.Ca3(PO4)2
2.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 A )
A. B.KNO3 C. D.
3.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B )
A.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加入稀盐酸中 C. 加入BaCl2溶液中 D. 加入Ba(OH)2溶液中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①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②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③厨房燃气大量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④用汽油洗去油渍利用了汽油的乳化功能⑤氯化铵是一种氮肥,施用后可使农作物枝叶生长茂盛,可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进行检验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③⑤
5.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氯化铵属于酸 B.从外观即可区别氯化铵与磷矿粉
C.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6.下列化肥不溶于水的是( C )
A. 碳酸氢铵 B. 氯化铵 C. 磷矿粉 D. 硫酸钾
7.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B )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合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8.荔枝种植是廉江农业的“亮点”之一。某果农种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较低的现象。下列化肥最合适他使用的是( B )
A.尿素{CO(NH2)2}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硝酸钾(KNO3)
9.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尿素属于复合肥料 B. 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 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0.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C )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
11.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准备施加CO(NH2)2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要求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固体混合物中CO(NH2)2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A ) A.15:17 B.10:7 C.5:17 D.17:5
12.用CO2和NH3反应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2NH3 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上述反应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B.C、H、O、N四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
C.尿素含氮高,是一种很好的氮肥 D.尿素种含有CO分子
13.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
A.B.C.D.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如图为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的分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 B.图中②表示的是复合肥
C.尿素、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 D.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属于钾肥
15.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C)
A.a点所示物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B.c点所示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
C.NH3溶于水所形成的物质对应f点 D.h、i点分别所示物质可用熟石灰鉴别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3分)常用的化肥有:①尿素、②氯化钾(KCl)、③硝酸铵(NH4NO3)、④磷矿粉等。上述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填序号)。硝酸铵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化肥,硝酸铵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 。尿素分子中含有C、O、N、H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答案】②;35%;1:1:2:4。
17.(6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食盐、②熟石灰、③小苏打、④石墨四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是 ;常用作食品加工调味的是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农业上,碳酸钾(K2CO3)可用作 (填“磷”或“钾”)肥。已知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则碳酸钾 (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答案】(1)④;③;①;②; (2) 钾;不能。
18.(6分)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
A.碳酸氢铵 B.草木灰(主要成分) C.磷矿粉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 (“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 。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蔬菜大棚外覆盖一层塑料膜,起保温作用,塑料属于 材料;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Ⅰ.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O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 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 。
【答案】(1):不能;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2):甲;CO2与NaHCO3不发生反应,SO2与NaHCO3能反应,达到实验目的。
19.(6分)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包粽子的粽叶用得最多的是竹叶,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肥的化学式为 这种有机肥促进 ,叶色浓绿,提高植物 。
(2)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嫩茎、嫩芽、竹笋等,纤维素在熊猫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供 。
(3)我国人民甲状腺问题(碘过量引起)的比例逐年上升,这跟长期食用碘盐有关。用竹筒高温烧制出的低碘或无碘竹盐已悄然成为近年来一种主要食用盐,竹盐中的黑色粉末为竹炭,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竹炭净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 ,还可以 。
【答案】CO(NH2)2;植物叶、茎生长茂盛;蛋白质含量;放出能量;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不溶性物质;吸附溶解性的杂质;
20.(6分)请你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学习所提供的材料。
实验装置:
学习材料:氨气(NH3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NH4Cl+Ca(OH) 2CaCl2+2NH3↑+2H2O ]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氯化银(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请问答:
(1)用KMnO4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选用A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气体氨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制取氨气反应后反应容器内的固体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①取反应容器内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固体物质中不含Ca(OH)2;
③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得出了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H4Cl的结论。
你认为“固体物质中一定有NH4Cl”的结论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A D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色,证明集满 不正确 滤液中含CaCl2,加入硝酸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查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料准备:Ⅰ.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Ⅱ.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实验准备:
请回答:①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A→___→____ →E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④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
【答案】.D; B; 略; 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22.(8分)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末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中所加试剂如果是盐类,则该盐的化学式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②中所加试剂也可能是碱类,则该碱的化学式为 。
(4)使用这类化肥时的注意事项是 (至少写两项)。
【答案】(1)有气泡产生;NH4HCO3+HCl═NH4Cl+H2O+CO2↑。
(2):BaCl2+(NH4)2SO4═BaSO4↓+2NH4Cl。(3):Ba(OH)2;
(4)避免与碱性肥料共同施用;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