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8 22:0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艾扬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夸父逐日
后羿射日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概况
01
组成物质
炽热的气体
02
主要成分
氢,氦
03
表面温度
约6000K
04
能量来源
不断发生的核聚变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哪里??
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此过程中,太阳质量出现了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但亏损的质量不大,目前损耗的质量仅占本身质量的0.03%。
每分钟辐射向地球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煤产生的热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只约占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太阳概况
01
组成物质
炽热的气体
02
主要成分
氢,氦
03
表面温度
约6000度
05
能量的传递方式:太阳辐射
04
能量来源
不断发生的核聚变
什么是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就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
活动:
1.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可分为哪几个光区?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个波段?
全球太阳辐射分布有什么规律?
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活动探究一
活动探究二
①总体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西北多、东南少(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极值中心:
高值中心:青藏高原
低值中心:四川盆地
读下图,说出我国太阳年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指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最贫乏区分别在哪?
分析四川盆地成为太阳辐射低值中心的原因:
四川盆地
1、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
2、阴天多、云雾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大气削弱作用强。
3、阴天多,日照时间短
总结: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②昼长
③地形
地势
①纬度
④天气
状况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在夏季,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 → 多
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发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强
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
(高山高原区太阳辐射强)
晴天,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量多
(阴雨天相反)
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
青藏高原
1、纬度:该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
2、地势: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天气: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4、昼长: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
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
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太阳辐射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太阳辐射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煤炭
石油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小结:
是地球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的因素;
维持地表温度;
促进地球大气和水体的循环;
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①直接利用:如 晾晒衣物。

②间接利用:太阳能 → 光合作用→生物能 化石燃料
↘水循环→水能 水电
大气运动→风能 波浪和潮汐
海水运动
地质作用
开发利用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面,维持着地表温度,因而成为地球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C. 太阳能量巨大且集中,容易被直接利用
D. 煤、石油等埋藏在地下,它们是地球内部的能源
A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大气的结构
2、太阳活动
(1)概念:
太阳表面的异常现象
(2)主要表现:
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3)重要标志:
太阳黑子和耀斑
黑子
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暗黑斑点。
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
黑子数量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
黑子数量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波动周期约为11年
太阳黑子
耀斑
耀斑,在色球层的某些区域,会出现短暂时间内突然增亮的现象。
耀斑的温度比太阳表面高几十倍,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活动周期为11年,和黑子活动相关
以太阳射电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
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
耀斑
日珥
日珥是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
日全食时,可用肉眼观测到。
日珥
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当其脱离太阳引力便形成带电粒子流,形成太阳风
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风强度增大,耀斑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
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扰动地球大气层,产生极光现象
扰动地球磁场,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70°N~80°N,太阳黑子多少与降水量的大小呈正相关
60°N~70°N,太阳黑子多少与降水量的大小呈负相关
50°N~60°N,太阳黑子多少与降水量的大小先呈正相关,后呈负相关
小结: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存在相关性
活动 位置 概念 原因 特点
黑子 光球层 太阳表面的暗黑斑块 温度低于周围的温度
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活动周期为11年
耀斑 色球层 短暂时间内突然增大增亮的现象 太阳内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活动强烈的标志
太阳风 日冕层 太阳向星际空间吹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1.太阳内部高温、高压 2.太阳的引力作 用小
太阳活动越频繁,太阳风越强
光、热
地表温度
动力之源(大气、水、
生命活动)
能量之源(直接、间接)
【总结】
1.地理环境:(1)干扰无线电通讯
(2)产生磁暴
(3)产生极光
2.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自然灾害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太阳
(太阳活动标志)
黑子
耀斑
日珥
日冕
古书《汉书 五行志》记载:“汉成帝和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3题。
1、这种现象属于的太阳活动类型以及所发生的太阳大气层分别是( )
A、太阳黑子 日冕层
B、耀斑 色球层
C、太阳黑子 光球层
D、耀斑 日冕层
2、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黑气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气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黑气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的气体
D、黑气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C
A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始终是正相关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