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版必修4夯基达标练习(9 雷雨(选场))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语文版必修4夯基达标练习(9 雷雨(选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23 14: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勾当(ɡòu) 弥补(ní) 手段卑鄙(bì)?
B.咀嚼(zǔ) 伺候(cì) 汗水涔涔(cén)?
C.雪茄(qié) 离间(jiàn) 十分惊愕(è)?
D.郁热(yù) 谛听(dì) 昧着良心(mèi)?
解析:A项中“弥补”的“弥”读“mí”;B项中“咀嚼”的“咀”读“jǔ”;C项中“雪茄”的“茄”读“jiā”。?
答案: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006江西高考,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殄灭 蛰伏 口讷 声名鹊起?
B.稗官 尺牍 佝偻 竭泽而鱼?
C.发轫 惶悚 凑和 恣意妄为?
D.松弛 亲睐 岑寂 义愤填膺?
解析:B项中“竭泽而鱼”应为“竭泽而渔”;C项中“凑和”应为“凑合”;D项中“亲睐”应为“青睐”。?
答案:A
3.(2006江西高考,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__________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____________仍在修复当中。
(3)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________病。21世纪教育网
B.捐赠 目前 该?
C.馈赠 目前 本?
D.捐赠 日前 本?
解析:馈赠:赠送(礼品);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日前:几天前;目前:即指现在,与题中“仍在”相照应。该: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指示代词,是指自己方面的。据此推断,?B项?符合要求。?
答案:B
4.对课文开头舞台说明的作用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交代雷雨到来之前的天气状况和故事发生的时间。?
B.表现该剧女主人公求见男主人公的急迫心情。?
C.暗示剧中人物即将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着重大变故的到来。?
D.暗示戏剧中故事发生的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
解析:课文开头舞台说明点明了时间——下午,交代了天气——郁热,这些与该剧女主人公求见男主人公的心情毫无关系。?
答案:B
5.作者写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一连发出许多问话,下面是摘选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发展,最正确的顺序是?(  )?
①(忽然立起)你是谁?②哦,侍萍!(低声)是你??
③你——你贵姓?④谁指使你来的??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①③④②⑤   B.③④①②⑤? 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②⑤④?
解析:根据剧情发展,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由怀疑到知晓,怀疑时的问话随着怀疑加深而逐渐严厉,所以有③①②⑤的排列,④发生在知道侍萍的身份之后,应该放在最后。?
答案: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鲁侍萍(叹一口气)①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②——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6.画线①句说明了鲁侍萍怎样的心理特点??
解析:分析人物的心理特点不能离开人物性格和具体语境,并且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鲁侍萍的善良,使她尽管对周朴园满怀怨恨却并未完全抛弃幻想,说话的语气明显变得和缓,但“不必说”表示她态度很坚决。?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有点被感化,先前激愤的情绪有点软化,但并没有原谅周朴园,认为此时说那种话毫无意义。?
7.画线②句的潜台词是什么??
解析:要结合周朴园此时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周朴园自始至终都希望遮丑,生怕影响他的身份地位。?
参考答案:你别把我们的事告诉鲁贵,不然对你对我都没有好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①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②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③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④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周朴园可是你——??
8.第①句话刻画了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征??
解析:刚才还甜言蜜语,立刻就翻脸不认人,何等绝情。?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残忍、冷酷,无情无义。
9.第②句话刻画了鲁侍萍怎样的性格特征??
解析:语言针锋相对,完全抛弃幻想,再加上撕支票的动作,可见其刚毅与骨气。?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刚毅,有骨气。
10.下列各项是对第③句这一情节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有(多选)(  )?
A.这体现了周朴园对曾被自己凌辱遗弃的侍萍的内疚和忏悔,从而表现这个具有浓重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以避免反面人物脸谱化。?
B.周朴园在听了侍萍的诉说后,开始认识到是自己毁灭了她的青春和前途。?
C.表现了周朴园想用金钱求得心灵的安宁、赎买罪恶的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21世纪教育网
D.体现了周朴园急于用金钱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的威胁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E.体现了周朴园的虚伪自私,揭露其金钱至上的腐朽丑恶灵魂和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
解析:周朴园的虚伪自私、阴险狡诈的性格,急于用金钱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的威胁,用金钱求得心灵的安宁、赎买罪恶的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不难理解,很容易选出C、D、E三项,但是,如果不认识到周朴园此时已经用绝情代替了怀念,用“斩钉截铁”的冷酷代替了赎罪,就可能误选A项。?
答案:CDE
11.对第④句话的潜台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充分表达了鲁侍萍对周朴园发自内心的轻蔑和憎恨。?
B.向周朴园诉说自己受苦之深,暗示周朴园,你太小气了。?21世纪教育网
C.控诉周朴园的罪孽,撕下他的假面具,揭露他色厉内荏的虚伪本质。?
D.正告周朴园,“金钱可以收买一切”的信条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
解析:B项与撕支票的情节矛盾。?
答案:B?
二、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去年陕西一考生209字诗歌作文获满分,只因他另辟蹊径。但是“不守规则得满分”却开了一个恶劣的滥觞,它无异于告诉后来的考生,试题中的规定不一定需要遵守。_______。这句古语虽然流传千年,但是中国人的规矩意识却不强,交通规则的违反者□□□□,售票窗口前加塞者司空见惯……只不过这个违规事件竟然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朋友,遵纪守法,恪遵功令,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恰恰在这一点上,许多国人非常欠缺,甚至明明做了不守规则的事,竟然还洋洋得意。??
12在文中的“□”内填写恰当的成语。?
解析:要根据上下文思考。“交通规则的违反者_______,售票窗口前加塞者司空见惯”是对偶形式的句子,两句意思相近,所以所填成语应该与“司空见惯”近义,都有“多见”之义。这样就不难想到“屡见不?鲜”。?
参考答案:屡见不鲜(数见不鲜)?
13.在文中的“______”上填写恰当的俗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要根据上下文思考。后文有“这句古语虽然流传千年,但是中国人的规矩意识却不强”,说明这句古语与“规矩”有关。?
参考答案:无规矩,不能成方圆
读书做人21世纪教育网
从一般人的眼光看来,曹禺生前享有盛誉,身后备极哀荣,似乎不会有什么遗憾,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十年浩劫以后,他感到“时不我待”,迫切希望写出更多更好的剧本,还要写小说散文,希望成为托尔斯泰。他说:“人家吹捧我,我并不快乐,因为我想得太大了。”正由于想得太大、太多,曹禺晚年情绪很不平静,有时非常激动,非常烦躁,甚至于失常,他对女儿说:“我最后是个疯子,要不然就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我要写一个大作品才死,不然我不干。”曹禺晚年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不安是十分沉重的。?
他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自己有强烈的使命感,而朋友们和观众们又无不对他寄予深切的希望。为此他付出大量心血,写了好几个剧本提纲,可惜最后都没有完成,一方面因为年老多病,“文革”中又受到摧残,另一个原因很可能如黄永玉所说他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再也不容易找回来了。?
“通灵宝玉”这个比喻说的是曹禺特有的思想才能和艺术才能,他对现实生活和戏剧艺术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悟性,能够看穿人的灵魂,了解人的性格与命运。在创作中常常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一种似乎很平常的情感,却能强烈震撼观众并且净化他们的心灵,给人以向上的精神力量。在他的优秀作品里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他烂熟于心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有他真正理解了的生活哲理。?
由此可见,“通灵宝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作家经过长时间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加工得来的。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习一下曹禺“通灵宝玉”的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