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A.尿素 B.磷矿粉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钾
2.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 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3.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4.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A.铁粉和稀盐酸液体中 B.硝酸钾晶体和水
C.碳酸钡粉末和稀硫酸 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
5.粗盐提纯实验包含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量取10mL水 B.溶解粗盐
C.过滤悬浊液 D.蒸发滤液
6.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氯化铵 D.硝酸钾
7.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小苏打可用于培制糕点
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
8.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
B.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 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D.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10.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11.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2.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 杂质 所加试剂 主要方法
A H2O 悬浮物 明矾 吸附沉降、过滤
B NaNO3溶液 NaCl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C CO CO2 NaOH 干燥
D Ag Fe 稀盐酸 过滤
A.A B.B C.C D.D
13.以下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0℃ 10℃ 20℃ 30℃ 40℃ 50℃ 60℃
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 7.1 12.5 21.5 39.7 49.0 48.5 46.0
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A.40℃的饱和Na2CO3溶液升温到60℃,会析出晶体
B.60℃的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可得到NaHCO3晶体
C.3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a2CO3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
D.20℃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NaHCO3会部分析出
14.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HNO3和FeCl3 B.NaOH和HCl
C.BaCl2和Na2SO4 D.KOH和CuSO4
15.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6.某市发生了一起盐酸泄漏事件。盐酸泄漏的瞬间,酸雾弥漫,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酸味,泄漏的酸液顺势流入低洼的村庄,酸雾导致十余人住院观察。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应邀参与这一事故的处理,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小明提出用可溶性碱来处理,例如_____(填写一种具体物质)。
(2)小丽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污染面积较大且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酸碱是否完全反应,因为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决定用盐类物质处理酸液,例如____________(填写一种具体物质)。
17.氧化锌广泛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工业氧化锌常含有少量杂质(CuO、FeO、SiO2等)不能直接使用.提纯、净化氧化锌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参考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反应器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残渣中除金属锌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操作一、操作二和操作三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操作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 取用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0 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19.清洗、干燥后的黄铜渣中含Zn 14%,ZnO 31%、Cu 50%、CuO 5%。处理黄铜渣可制得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1)Ⅱ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Ⅰ、Ⅱ中的操作均含有 ________ (填操作名称)。
(3)通过Ⅰ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
三、推断题
20.小昊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溶液的颜色为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已知:碳酸钡不溶于水)
(1)C物质是______;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氢氧化钾 ④氧化铜
2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E的化学式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
22.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 、② _________ 。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 ____ 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______ ;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 。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 ___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 ___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5)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并说出它的一个重要用途 _______________ 。
23.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 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5)第二组E、F、G试管实验完成后,将反应后的液体都到入同一只大烧杯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为此得出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6)通过上述实验,可归纳出盐酸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五、计算题
24.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
2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共20.0克加热到到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质量为16.9克。(已知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和两种氧化物)
(1)碳酸氢钠俗称______,常用治疗胃酸过多;
(2)求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B 6.C 7.B 8.D 9.C 10.C 11.C 12.B 13.B 14.B 15.B
16. NaOH[或Ca(OH)2、KOH] 反应无明显现象 CaCO3(或大理石等其它合理答案)
17. ZnSO4、CuSO4、FeSO4 SiO2等 过滤 ZnCO3ZnO+CO2↑
18. ②①⑤③④ ① 药匙 3 C 液体凹液面最低处 D
19. Zn+ H2SO4===ZnSO4 + H2↑(或CuSO4+Zn===Cu+ZnSO4) 过滤 Cu
20. 硫酸铜(或CuSO4) 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 + CO2↑ 复分解反应 ③
21.(1) CO2 H2CO3
(2)
(3)或
22. 长颈漏斗 锥形瓶 鸡蛋壳浮在液面上,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渐渐溶解 D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Ca(OH)2= CaCO3↓ + H2O a接d,e接b,c接g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AgNO3+ HCl = AgCl ↓+ HNO3
2H2O2 2H2O+O2↑ 供给呼吸
23. B D G H NaOH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NaOH和Na2CO3 HCl NaCl 和NaOH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
24.(1)由图象可知反应完全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1g;
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y
x=3.25g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100%=67.5%
(2)
y=50g
答: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50g。
25.(1)小苏打(2)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和两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解得x=8.4g;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8.4g。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