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年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决赛上,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金牌。如图所示,当她静止站立在水平领奖台上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谷爱凌对领奖台的压力与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C.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没有惯性
3.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
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
②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
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的人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4.如下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吊在天花板下静止的电灯
B.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汽车
C.弯道上沿曲线匀速运动的运动员
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5.“毛笔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如图所示,用毛笔书写“杜”字的最后一笔时,笔尖受到( )
A.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C.向右的滚动摩擦力 D.向左的滚动摩擦力
6.图所示,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投铅球
B.跳远助跑
C.系安全带
D.紧固锤头
7.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
8.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的拼搏,甲队取得了胜利。关于甲、乙两队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D.甲队对乙队的拉力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9.目前,部分快递企业开始使用无人机送货,当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升力F和阻力f,如图所示。这三个力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媛媛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推力F的大小以及桌子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在0~6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
B.在第7s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
C.在6~8s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D.当桌子受到摩擦力为10N的时候,桌子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实心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________。当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Q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_______ (选填“静止”、“沿a方向运动”、“沿b方向运动”或“沿c方向运动”)。
12.用力张开弓,弓会发生弯曲,这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运动员将篮球掷出,球向前飞出,这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篮球最终会落地,这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
13.小英在超市购物时,用50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突然,小英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用2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合力为______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
14.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F=60N推乙物体,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甲___________摩擦力(选填“受”或“不受”),丙对丁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N。
15.某同学用绳系住重力为2N的物体使其沿竖直方向缓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第一次拉着物体以速度v1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_ N,第二次拉着此物体以速度v2匀速下降,若,则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N,方向为___________。
16.网传“2月11日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将扫把静立于地面”,如图所示,或许你也“成功”尝试过。其实只要细心操作,在任何时候你都能成功,扫把能静立于水平地面主要是利用了_____原理,之所以细心操作是为了满足原理中_____的这一条件,这与地球引力大小并无关系。
17.如图所示,小华把一根筷子插在玻璃杯中间,装满糙米压紧并加少许水后,居然可以用筷子把装糙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用糙米,通过_______增大摩擦;糙米吸水后发涨,通过_______增大摩擦。若吸水糙米重2N,玻璃杯重1N,当筷子提着糙米、杯子在空中静止时,糙米对筷子的摩擦力为_______N,方向_______。
18.如图甲所示,小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4s~5s时间段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木块在第7s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
19.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大小为10N的水平力F1向左拉动B,使B以1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这时绳水平拉力为F2,则A受到水平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的______摩擦力(选填“静”、“滑动”或“滚动”),拉力F2______拉力F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作图题
20.采摘园内,樱桃A静立枝头,此时它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请你画出樱桃A的受力示意图。______
21.如图所示,若某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用力蹬自行车前进,请找出自行车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作用点。并画出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示意图。
22.啤酒厂生产的啤酒装瓶后,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传送带传送。如图所示,一瓶啤酒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啤酒瓶受力的示意图。(图中的A点表示重心)
四、实验题
23.小秋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滑下。
(2)比较甲 乙 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_____,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作_____,说明运动的物体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根据上述实验,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总结出了一条基本物理定律叫_____。
2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_______(选填“翻转”或“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选填“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利用图丙装置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7)若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侧各悬挂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N。
25.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向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 ___________;
(2)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测力计示数大小 ___________。若木板运动速度变大,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___________;
(3)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A、B示数稳定后,比较测力计A、B示数FA、FB大小关系:FA___________FB;
(4)实验完成后,利用如图丙、丁器材,保持物理量不变,通过比较F1、F2大小,还可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B
6.C
7.D
8.C
9.D
10.D
11.惯性 沿a方向运动
12.形状 运动状态 重力
13.50 70
14.不受 15N
15.2 等于 竖直向上
16.二力平衡 在同一直线上
17.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3 竖直向下
18.3 1
19.左 滑动 小于
20.平衡
21.
22.
23.同一高度 小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牛顿第一定律
24. 相反 钩码个数 旋转 不在同一直线上 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 D 任意方向 不变 能 5
25.水平向左 相等 不变 >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