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三节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联系实例,分析城市化对自然和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探究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人们的传统生活和劳作方式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感受身边的变化
衣 食 住 行 游
(一) 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生活中的变化
衣
食
老故事
与新传说
衣: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 丰富多彩、各式各样
食:匮乏、单调、营养不足 —— 从“吃饱”到“吃好”
住
行
生活中的变化
老故事
与新传说
住:居住条件差——居住面积扩大、环境改善(高楼、别墅)
行:交通条件差(自行车)——有了明显的改善(小轿车、飞机、高铁)
(1)城市化过程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
(2)城市现代文明深刻影响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
城市化
与我们的生活
探究
城市化过程促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建筑、道路等
设施方便生活
城
市
化
过
程
城市人
们生活
农村人
们生活
传统生活习惯和劳
作方式,思想观念
交通、信息
城乡差距大
幅度缩小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影响
活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的交通工具
1、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劣
2、城市的实际情况
A公汽或电车
B小轿车
C地铁
D摩托车
(运载量、速度、灵活度、污染)
(城市规模、人口密度、道路状况)
主要
考虑
因素
E自行车
2005年,我国自行车生产量超过8000万辆,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是,同样在这一年,我国自行车整车出口5357万辆,越来越多的自行车出口到海外。2017年中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的自行车当中有70%以上都来自中国。“自行车大国”在向汽车社会迈进,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自行车回归城市运动方兴未艾。
阅读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阅读】课本41-43页
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环境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城市的水源
区内的自然资源
城市的气候
城市的土地
建筑物
生产设施
人工开挖的水面
道路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各同学们阅读教材41—42页阅读从以下方面探究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参考导学案)
(地貌)对下垫面性质的影响;
(气候)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
(水文)对河网系统的影响;
(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
(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 价
地形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同时还影响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
水文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致使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 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城市内涝)。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生态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热岛
在各国学者研究过的不同规模城市中,无论其处在何种地理纬度和地质条件,市内的气温都高于郊区。(而且当天气系统微弱、冬季和夜间静风无云时,热岛的强度最强。)
产生 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释放大量人为热;(主因)
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的,它们的热容量低,热传导率高;(次因)
城市建筑物密集,对风的阻挡,散热差(次因)
提醒:合理的城市化能改善环境
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平整土地
修建水利设施
绿化环境
【拓展提升】
城市中心“五岛”效应
(1)雨岛效应:市区降水比郊区偏多。原因:市区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市区凝结核多。
(2)混浊岛效应: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
(3)热岛效应: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高。
(4)干岛效应:白天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小于郊区。
(5)湿岛效应: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各同学们阅读教材42-43页阅读从以下方面探究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可参考导学案)
土地利用方式;
生产方式;
景观与生态系统;
人口数量与分布;
经济发展;
社会文化;
人文环境 农 村 转变为 城 市
土地利用方式
就业方式
景观特征
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文化、观念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功能分区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
农业景观
城市景观
分 散
农业人口
密集
非农业人口
低
高
闭塞、不便
灵活、便利
程度低、落后
程度高、开放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扩张现象的主要表现在: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大举侵占土地;
②城市人口膨胀等。
1.当前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扩张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阅读P43“扩容与提质并重”材料,讨论并回答问题。
2.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盲目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面积减小,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城市农副产品供应;
②大批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等。
3、联系所了解的城市建设实际,谈一谈在城市化过程中怎样克服短期行为,提高决策科学化的水平
例如,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法律手段,加强城市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监控手段,促使其在城市化的决策中做到科学规范。还可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民主参与城市建设的意识。
最关键的是城市建设必须有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在建筑上要融汇当地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要把城市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二、城市环境问题
说一说
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城市问题?
(1)产生原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表现: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等。
(3)逆城市化: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城市环境问题
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而得名。
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1)城市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大气污染
燃烧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烟气;汽车的尾气
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集中供暖;扩大绿化;建立隔离带
(1)城市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1)城市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自1995年起,在日本富山市一些农民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得病初期,患者只感到腰、背和手足等处关节疼痛,后来发展为神经痛。患者走起路来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晚上睡在床上经常痛得直喊“痛、痛……”因此这种病被称为“痛痛病”,又称为“骨痛病”。得了这种病,人的身高缩短,骨骼变形、易折,轻微活动,甚至咳嗽一声,都可能导致骨折。一些人痛不欲生,自杀身亡。
经过调查,造成这种骨痛病的原因是神通川上游的炼锌厂长年累月排放含镉的废水,当地农民长期饮用受到镉污染的河水,并且食用此水灌溉生长的稻米,于是镉便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逐渐积聚,引起镉中毒,造成“骨痛病”。
你知道“痛痛病”吗?
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1)城市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1)城市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案例:1998年,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忍受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致使精神错乱。上万名工人开始罢工,甚至还冲进波音公司总部,居民手持木棍,铁秋与警察对峙,扬言要砸掉机场,如在一周内问题不能解决就一天烧掉一架飞机。当地居民在体检中,大多发现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
噪声检测仪
噪声污染
(1)城市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光污染
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的装修、各种霓虹灯的强烈闪烁
造成人们的视觉错乱,影响视觉神经
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规范霓虹灯的装修
噪声污染
(1)城市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电磁波污染
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设备的辐射
人们的神经,各个器官都可能造成缓慢但长久的影响
尽量屏蔽部分辐射减少无线电传播方式,多采取有线光缆等传输数据信号
环境质量下降
污染类别 污染源 危 害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等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
工业垃圾
生活垃圾
玻璃幕墙
城市灯光
各种电磁设备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破坏生活环境(>50分贝)
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影响人体健康
(1)城市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就业困难
失业增加
居住条件差
交通拥挤
(2)城市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
居住条件差
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浪费严重,影响环境质量;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居住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住房建设;合理布局道路;发展公交
(2)城市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
就业困难
失业增加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2)城市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
城市病
人口密集
就业困难
环境恶化
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
社会不安定
二、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病”的表现
二、城市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2、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的人口)
3、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管理;加快住宅建设,合理控制房价等)
4、合理规划城市,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5、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1、控制城市人口,使城市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保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
上海的主要卫星城和浦东新区
工业布局基本原则:
规模小,无污染工业——城区
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城市边缘、近郊
严重污染,难治理的大型企业——远离城市,考虑风向
4、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投入。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
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3、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做到:①统一规划; ②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 ③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草和树; ④要花、草、灌、林相结合; ⑤依法保护绿地。
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投入。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
2、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3、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
我国城市建设方针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城市现代化:生态化和特色化
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
把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统一起来,一座“蓝天、碧水、绿地、花鸟城”正逐渐展现,一个绿色生态新家园正在建设着,中山正向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转变。
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山
生态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
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生态城市不能简单地只理解为绿化好、空气好的城市,而是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
城市的明天
1、集国内外第一流的专家,设计出一种高水平的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城市规划模式,先搞试点,再在全国大力推广。
探讨以下议题:
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
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调城市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