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2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3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9 08: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飞速发展的中国仍在不断提出更大的能源需求。天然气广泛应用于工业、运输、生活等诸多领域,2020年,全国各地消费的天然气达3259亿立方米。
知道你家的天然气是从哪来的吗?
以天然气为主角的“乾坤大挪移”
西气东输
01怎么调?
02为何调?
03有何影响?
一.怎么调?
新疆生产和中亚进口
长三角
珠三角
新疆轮南油气田→上海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福州
新疆伊宁→宁夏中卫
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优点:
(1)可昼夜不停运输,运量较大;
(2)连续性强,损耗小;
(3)占地面积较小,便于集中管理,安全性能高
一.怎么调?
讨论:由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为什么不走直线而绕线靖边的原因吗?
因为靖边位于鄂尔多斯产气区,可以补充天然气。
二.为何调?——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能源资源赋存量
区域差异
区域发展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二.为何调?——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西气东输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能源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水平低
能源供大于需
能源相对贫乏
经济发达
能源供小于需
1.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二.为何调?——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大量使用煤炭导致大气污染、酸雨、全球变暖等问题。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与煤炭、石油相比,获得同等热能的价格较低。
二.为何调?——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二.为何调?——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青海(柴达木盆地)
川渝(四川盆地)
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活动:分析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条件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近1/4。但是,21世纪之前新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
1. 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有利影响:多晴天,利于工程建设。
不利影响: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匮乏;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风力强劲,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暴威胁大。
2.结合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特点,讨论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天然气
开采、储运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投资大
回收周期长
新疆
人口少
经济实力较弱
市场需求量少
科技水平低
不利于大规模可采天然气
三.有何影响?——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流向
经济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天然气勘探开发
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流向
社会
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有何影响?——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流向
经济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金流向
社会
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经济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天然气化工
用户管网
发挥东部经济、技术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
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三.有何影响?——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课堂小结: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油气开发的战略部署
西气东输
原因
影响
能源生产、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地区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统筹协调区域发展
目的
资源跨区域调配
资源禀赋
区域差异
原 因
经济水平
资源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
社会
影响
区域共同发展
经济
生态
调出调入区
利弊影响
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紧张
西部地区促进经济发展
7日23时,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已进入冰期输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提供安全的水资源保障。
共饮长江水
华北为何要共饮长江水?
“干渴”的华北
在中国若以人均水资源量计算最为“干渴”的并非是沙漠广布的西北地区,而是华北平原,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却远远低于国际标准中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红线。
问题2:华北为何要共饮长江水?
地表径流短缺
水资源的极度短缺成了限制华北地区发展的枷锁,干渴的华北大地迫切地需要新的水源。
为何要共饮长江水?
白洋淀淹水率
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减产
为何要共饮长江水?
水体污染
北京
唐山
保定
石家庄
邢台
邯郸
安阳
新乡
鹤壁
超采地下水,形成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活动:分析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25毫米。由于自然原因,墨累河流域的土壤中、河水里富含盐分,有的河水盐度甚至高于海水的盐度。
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修建雪山调水工程,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再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
1. 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东侧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而西侧是背风坡,降水少。
2. 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
社会经济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
技术、资金等有保障。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有利影响:增加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增加城市提供饮用水量和供电量;
扩大农牧业生产规模;缓解荒漠化等问题。
不利影响: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
农牧业扩大规模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西电东送
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京津唐地区
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
1.“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的意义不包括
A.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B.彻底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D.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2.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 B.地形 C.城市布局 D.河流
B
C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苏里格天然气田,资源储量大、品质高,成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并向北京及沿线大、中城市供气。据此回答3~4题。
3.鄂尔多斯地区大量向北京等大、中城市供气,这对天然气输出地区的积极意义是
A.缓解东部大城市的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B.改变当地居民生活能源结构,消除因过度樵采而导致的土地沙化
C.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D.减少城市煤炭消费量,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4.北京以天然气逐步替代煤炭作为能源,对北京城市发展和环境的意义有
①增加能源供应途径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⑤解决住房拥挤状况 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C
A
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又启动了疆电外送工程,到2018年已建成以750千伏骨干网架为支撑、能够支持大规模疆电外送和接纳大量新能源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读疆电外送线路图,完成5~6题。
5. 新疆具有优势的新能源主要是
A. 天然气、石油 B. 地热、煤炭
C. 风能、太阳能 D. 水能、生物能
6. 疆电外送工程产生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 促进新疆风能资源的开发
B. 提高西北电网的供电稳定性
C. 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 出口创汇,为进口天然气提供资金
C
D
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7~8题。
7.工程Ⅰ、Ⅱ分别是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8.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A
印度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灌溉用水量约占径流量的80%。巴基斯坦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为解决缺水问题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上游地区修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通过渠道将河水调入东部支流。印度河水系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下图示意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线路。据此完成9~11题。
9.印度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冰雪融水 B.雨水、湖泊水
C.冰雪融水、湖泊水 D.冰雪融水、地下水
10.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印度河流域西部的洪灾
B.改善印度河流域的通航条件
C.促进印度河平原城市的发展
D.保障东部平原的灌溉用水
11.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下游河口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河流堆积作用加强 B.三角洲缩小,海水倒灌
C.河流侵蚀作用加强 D.三角洲扩大,海水倒灌
A
D
B
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西起江西吉安,东至福建福州,线路全长817千米,设计输气量150亿立方米。
12.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
B.节省输入地能源消费资金
C.发展输入地天然气工业
D.缓解输入地能源紧缺的状况
13.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应防止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 D.水资源短缺
14.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给福建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②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
③有利于促进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有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A
C
秘鲁南部阿雷基帕省严重缺水,为开发马赫斯和西瓜斯两片平原荒漠,发展灌溉农业,开工建设了酝酿多年的马赫斯调水工程,该工程成功将大西洋水系的河水引入太平洋水系。秘鲁的马赫斯调水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工程大都建在海拔3 500~4 200 m的安第斯山区,仅隧道就有100 km。
(1)简析实施马赫斯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
东部地区降水多,地表水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降水少,地表水资源缺乏;
沿海人口较多,工农业耗水多,需水量大。
(2)简析影响马赫斯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
海拔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气候多变;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较多。
(3)试分析调水工程对马赫斯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利:增加地表径流量,改善小气候;
扩大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人工植被面积等。
不利: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地盐渍化;
破坏天然植被,扩大耕地面积,加剧土地荒漠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