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
2007年夏季,太湖水质恶化导致大面积蓝藻爆发,引发无锡市的水危机。2007年8月以来,无锡市试行“河长制”,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河湖水质逐渐改善。2016年12月,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多级河长体系,构建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什么要实行“河长制” 河长能协调解决些问题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黄河的减沙减淤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主要内容
一.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干流
一级支流
二级支流
1.概念
水系: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
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
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一.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通过水流
相互连接和影响
一.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从源头到河口
从上游到下游
从左岸到右岸
从支流到干流
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
功能:
农业灌溉
淡水养殖
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
水能发电
生态保护
旅游等
开放共享性
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会影响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不同利益主体
水资源开发
利用需求不同
利益冲突
地区之间
上下游之间
工农业之间
城乡之间
整体性强
关联度高
以流域为单位进行统筹管理
一.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工程措施
水源地保护
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建设
水污染防治
……
行政手段
设立管理机构
分配和调度水量
布局规划工程建设
管控排污治污
……
法律手段
制定相关法律
……
市场手段
对下游区域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
……
易淤 易决 易徙
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20多次,河道变迁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给华北平原人民带来灾害性的洪涝灾害。
含沙量大是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
思考:
1.为什么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
(1)黄河含沙量大,当黄河流到地势低平的下游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
(2)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几乎没有支流汇入。
华 北 平 原
二.黄河的减沙减於
易淤易决易徙
思考:
1. 黄河为什么含沙量高?
二.黄河的减沙减於
风力沉积
二.黄河的减沙减淤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土质疏松、地形起伏大;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不合理的放牧、砍伐、开垦、采矿等,植被破坏严重。
黄河,沙退水清正成为现实
2020年5月中旬以来,平日浊浪滔天的黄河壶口,竟不时变身清流飞瀑,在20多米的陡崖间奔腾直下。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1200多公里的黄河多处出现“一河清水向东流”的景象。
二.黄河的减沙减於
1999年和2013年黄土高原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
黄土高原披绿装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
生物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
耕作措施
免耕播种
沿等高线耕作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案例——南小河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方针:根据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保源、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塬
工程措施:利用水库调水调沙
在汛期前上下游水库联动创造“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
三.黄河的减沙减淤
径流量少是黄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
黄河径流量少
人口、城市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
人水矛盾突出
三.黄河的减沙减淤
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量小;
下游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
流经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
主河道
河流沿岸
河口三角洲及海域
●影响工业供水与城乡居民生活供水
●影响农田的灌溉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增大
●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加剧了黄河水污染
●沿岸大量开采地下水
●河道萎缩,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
●干涸河道演变为沙带,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
●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黄河下游断流的影响
活动:分析黄河不同河段水资源的利用
黄河2015年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农田灌溉和林木渔畜用水)占79%,工业用水占10%,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公共和居民生活用水)占7% ,生态用水占4%。
兰州到头道拐:农业用水比重大,工业用水比重较少;
三门峡到花园口:工业用水比重大,农业用水比重少。
1.图4.13 所示两河段的用水结构与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2.从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农业方面: 喷灌、滴灌;推广耐旱型农作物
工业方面: 提升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后再排放等
生活方面:提高水价;洗莱水进行浇花、冲厕所等全流域协调用水,分配用水份额等。
建立水资源统一调配机制
推广应用节水技术
根据节约用水、统筹安排的原则,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
包括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节水
应对黄河断流的具体措施
省级行政区 年可供水量 省级行政区 年可供水量
青海 14.1 陕西 38.0
四川 0.4 山西 43.1
甘肃 30.4 河南 55.4
宁夏 40.0 山东 70.0
内蒙古 58.6 河北、天津 20.0
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
活动:分析莱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
莱茵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莱茵河不仅是沿岸上千万人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还承担重要的航运任务,也接纳沿岸排放的生活和工农业污水,历史上曾一度变成“欧洲下水道”。但是流域内各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协调治理,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莱茵河的污染防治。
问题1:莱茵河流域内哪个国家最急于改善水质、
治理污染?为什么
荷兰,位于莱茵河下游。上中游沿岸国家工业发达,人口众多,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多。
问题2:菜茵河氯化物污染调查的结果显示,法
国、德国是污染排放的主要国家。根据“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基本原则,荷兰、德国、法国分别应承担什么责任
德国、法国位于莱茵河沿岸,且工业发达,城市众多,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染物多,需要对污染物治理后才能排放,或者关闭一些小型的工厂;荷兰位于下游,受危害最大,上游国家进行治理后,它受益最大,应该为此支付一定的生态赔偿费用。
问题3:指出莱菌河水污染防控中应用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
行政手段: 成立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签署《莱茵河氯化物污染治理公约》、制
定《莱茵河计划》等。
经济手段: 生态补偿协议、产业结构调整等。
技术手段: 实时动态监测、开发“莱茵河预警模型”、各监测站点互联等技术。
水系特征
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支流数量、河道状况(弯曲、落差)等。
水文特征
径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等
▋拓展: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1~2题。
1.对于图中黄河①②处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开发水能,②处发展灌溉农业
B.①处开发水能,②处发展航运
C.①处发展航运,②处开发水能
D.①处发展旅游,②处水产养殖
A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2.对于图中黄河③④处河段开发
和整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③河段重点开发水能
B.在④河段重点发展航运
C.在③河段重点保持水土
D.在④河段重点打坝淤地
C
下图卫星图片所拍摄地区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下游17 km处,该河段为地上悬河。读图,完成3~5题。
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①调蓄洪水,稳定径流 ②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③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昼夜温差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多种经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在黄河中游所采取的下列举措中,会加剧下游地上悬河发展的是
A.筑库拦水 B.陡坡开荒 C.坡耕改梯田 D.植树造林
5.图示地区“丁字坝”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河道通航能力
B.加强河道泥沙冲刷
C.保护河堤
D.方便村庄居民用水
A
B
C
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尤其是1949年之后黄河干流多座水电站的修建、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和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工程的实施,使黄河水沙演变规律受到显著影响,导致黄河三角洲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图示意1973~2015年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 1993~1998年间黄河利津水文站年输沙量较其他年份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
A. 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少 B. 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C. 黄河上游年均温偏低 D. 黄河下游断流时间长
7. 推测1973~2015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是
A. 持续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持续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D
B
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图,完成8~9题。
8. 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③增加入海水量 ④加速河口淤积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9. 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还有
①钢铁工业 ②有色冶金工业 ③甜菜种植、加工业 ④水产养殖业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B
A
有色金属冶炼属于
动力指向型
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读图完成10~12题。
10.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地处背风坡 B.西风偏弱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寒流流经
11.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A.拦水发电 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 D.防海水入侵
12.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A.泥沙沉积量减少 B.泥沙沉积量增加
C.河流水质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加
B
D
A
流域面积 森林覆盖率 鱼类种类 草原面积占比 人口密度
230万km2 84% 43种 3% 1人/km2
耕地 农田灌溉面积 大城市 已开发面积占比 水电站
2% 10% 1座 1% 2座
13. 该河流域耕地比重较低的自然原因主要是该河流域
A.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多湿地 B.气候寒冷,光照与热量不足
C.气候干旱,难以发展种植业 D.地势崎岖不平,山地坡度大
14.该河流域大城市仅一座,大城市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 B.资源贫乏,缺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C.农业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D.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15.根据表格数据推测,该河流域发展的方向是
A.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 B.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
C.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 D.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B
A
D
16.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 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径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等
河流径流量较小;
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
河流含沙量较大;
有结冰期;
流速较慢。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且集中,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
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
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
发展节水型农业;
防止水资源污染;
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