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0 21:3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老王》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3.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4.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5.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重点 把握人物性格,感悟人物形象,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老王和作者一家的善良。唤起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爱心。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1、请同学们首先阅读参考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这是一写人叙事的散文,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妨从文章的事件入手或从人物的描写入手,可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事件内容,再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 3、散文学习重在对语言的品味。语言品味须细读课文,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联系与文章有关的作者的生平经历,才能品出言中之意以及言外之意,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读出自己的深厚感悟。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及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导语设计 二、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三·说话训练 四·写作指导…… 一、走进作家作品(请把相关要点用红笔划出来) (一)看一看 1.在中国学问渊博人格高尚的女士才被尊称为“先生”,杨绛就是其中一位,让我们多方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杨绛先生其人其文吧。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 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 围城 》。 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本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女士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所关注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的形象,老王的生活境况较能为学生所了解。老王是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秉承良心,良知而行的善良群众的代表,他尊重知识,尊重有知识的作者一家,这一点学生要经过思考。另外,作者的平等观念学生不难理解,但是用平等的观念去对待他人,关爱他人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4、补充资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二:课内对话:读读说说、读读品品        1研读老王之“苦” 请你朗读(1──4)自然段,从中体会老王有哪些苦处,并将它概括下来。 2研读老王之“善” 1 默读(5──22)自然段。 2 文章是通过哪些事情体现老王这些品质的?小组讨论,并将交流后的答案整理下来。 3 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请谈谈你的想法,并说说原因。 梳理“我”一家之善:   1 “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小组讨论,并将交流后的答案整理下来。 2 思考:文章结尾作者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她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而感到愧怍? 【读读品品】 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比较下列三组语句在语意、感彩、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并选择其中一组将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 1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2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3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我选第( )组: …… 一、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把生字词在课文中划出来,然后用红笔在课文上注音解释,并加以识记。 蹬 绷 捎 惶恐 肿胀 荒僻 取缔 降格 镶嵌 门框 滞笨 侮辱 愧怍 二、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做好批注) (1)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2) 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有何用意 (3) 课文记叙老王的工作和生活,重点详写了哪一件事?为什么这样写? 合作研讨。 三:学生所读课文,以善良体察善良,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段诵读课文,概括要点,列出提纲 …学生说话写话… 读完课文,三轮车夫老王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把握文本特色,重视情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映照作者的内心世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板书设计 老王——善良(苦)—不幸 我们——体察善良——幸运 幸运:幸运的人对于不幸者的愧怍 详见ppt 参考书目 及推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