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 光学1 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筷子“变折”B.苹果的影子C.山的倒影 D.手指“放大”
2.如图是小科研学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3.在学习“光的传播”后,小明做了一个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 A 点处慢慢注入海波溶液后光线发生了弯曲;③搅拌均匀后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4.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莺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指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5.在纸上剪一个很少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
A.○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B.☆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C.○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D.☆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与镜面成30度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度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D.我们看到“鱼在云中游”,此时,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7.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校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白屏与三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若在白屏与三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若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若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8.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则入射光线应该( )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 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
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 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
9.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m,平面镜CD长0.7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7米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米 D.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米
10.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温度计放到A处外侧,温度计示数会上升
B.B处外侧的射线能杀死微生物,也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太阳光能被三棱镜分解,是因为不同色光经三棱镜的折射能力相同
D.三棱镜分解后的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1.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12.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下平移一段距离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左平移一段距离
C.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 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13.在一个水深10m的湖面的正上方,有一名跳伞运动员从高50m的空中以4m/s的速度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降到10m的高度时,才能成像 B.运动员在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像越来越大
C.运动员在水中的像以8的速度向他本人靠拢 D.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像是静止的
14.如图,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5.如图所示,在烧杯内装一定的水,一束光沿一定的角度射入水中,再将烧杯一侧略微垫高。此时反射角与前一次相比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6.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 )
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 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
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 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
17.小外周末逛服装店发现,试衣镜都是斜放的,且观察到的像也更亮。下列说法地面正确的是( )
A.试衣镜斜放后,人的像变大 B.人远离试衣镜,像靠近试衣镜
C.镜中成的像与地面垂直 D.将光打在人身上,观察到的像更亮
18.雨后天睛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
19.如图,物体AB直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镜面之间面镜插入一块不透明的平板CD,CD下端D与物体B中点等高,则在平面镜内( )
A.只有AB上半部的虚像 B.只有AB下半部的虚像
C.不出现AB的虚像 D.仍有AB完整的虚像
20.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为了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最符合要求的是( )
A.B.C. D.
21.如图所示是潜水员从水下向水面观察看到的情景,可以判断( )
A.是鱼通过水的反射成的虚像 B.是鱼通过水的折射成的虚像
C.是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是鱼通过水的折射成的虚像
22.每学期,同学们都需要进行视力检查。如图所示,被测者需距离视力表5米,由于受到场地限制,医生选择用平面镜增加测试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该同学应距离视力表2米处进行测试
C.该同学看到的视力表上下颠倒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3.有茶色玻璃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
②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
③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24.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 )
A.顺时针转动30° B.逆时针转动30° C.顺时针转动15° D.逆时针转动15°
25.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简长,烛焰的像变大;
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26.由于环境较暗,从镜中看到球的像较暗。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用手电筒光照射使镜中看到球的像变亮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不行 B.甲、乙都行 C.甲行,乙不行 D.乙行,甲不行
27.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28.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m/s向S靠近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D.以速度2m/s与镜面成60°向下的方向向下移动
29.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光线的入射角为40°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
C.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往左移动 D.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往右移动
30.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在a点或者e点时,m=1,n=1 B.在b点或者f点时,m=1,n=1
C.能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位置有三个 D.在c点时,m=2,n=0
二、填空题
31.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并把其中的一个涂成黑色,用中间有一截红墨水的U型玻璃导管相接,如图所示:
(1)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可以观察现象是红墨水呈____________。(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
(2)无色和黑色玻璃瓶里的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2.超市里收银员收款时,往往用一个类似探头的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里,从而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如图所示,条形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组成,其中白色条纹能够_____(填“反射”或“吸收”)各种色光。
33.两时钟挂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甲图是镜子水平放置时的像,乙图是镜子竖直放置时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_;乙______。
34.如图所示,光发生了反射,其中AO为入射光线,它与界面的夹角为50°。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35.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其中红、________、蓝,称为光的三原色;红光的外侧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它具有________效应(作用),在夏天我们应该穿________(填深色或浅色)衣服。
36.往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i”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最右边瓶发出的是_____音(选填“1,2,3,4,5,6,7,i”);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_____光;透过装有蓝色液体的玻璃瓶看这朵花是_____色。
37.一平面镜直立挂在墙面上,高0.5米,某人身高1.60米,以1米/秒匀速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____米。他看到镜中的像以____________米/秒的速度向他本人靠近。若某一时刻他距镜面5米,则经过2秒钟以后,他距他的像____________米。
38.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使平面镜绕入射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过20°,同时移动光源,使入射光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将从原来位置转过______度.
三、画图题
39.请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0.(1)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上,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______
(2)如下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______
41.有一光源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42.如下图中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1)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
(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 )
43.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______
44.根据光路情况,在方框内填入适当的光学元件。
( )
45.如图所示,要使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入井中,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______
四、探究题
4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的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如图乙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47.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所示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左右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像。可以用光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__,像的大小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地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______km.
48.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推测: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__。
4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如图)。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毫米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毫米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支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__(填序号);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6)实验时,有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A
6.C
7.A
8.A
9.D
10.C
11.D
12.C
13.C
14.C
15.C
16.D
17.D
18.B
19.D
20.A
21.A
22.B
23.B
24.D
25.A
26.B
27.D
28.D
29.C
30.D
31. 左高右低 黑色 黑色物体吸收太阳的热量较多,升温较快,气体受热膨胀就更明显
32.反射
33. 10∶10 12∶05
34. 40°
35. 色散 绿 热 浅色
36. 相同 1 红 黑
37. 1.60 2 6
38.30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不合理 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存在偶然性 OA 可逆 不能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7. 实 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无 不变 变小 3.458×103.
48. 影子的长度可能与光源的高度有关 减小 保持点光源A的位置不变,改变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观察影子长度L的变化情况
49. ① 较黑暗 能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重合 不能 玻璃板没有放竖直 方格纸好,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亦可)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