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化学式的含义,初步学会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三个方面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依据化学式的含义,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方法,逐一展开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思考、审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依据。
教 学 设 计 设计意图 修改与补充
说(3分钟) 说说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O Fe H2二、测(7分钟) 1.从课本后面的元素周期表中查出以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到整数)。 H C N O Na 。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红磷: 氦气: 镁: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3O ;2H2O ;CO2 ; ; ; 。三、导(20分钟)(一)计算相对分子质量1.提出问题: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只要把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起来,就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归纳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表示:比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Mr(CO2) 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例题:计算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CO2的分子构成,根据测试题中已经查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来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解: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或 Mr(CO2)=12+16×2=44完成学案第四部分练习题中的第1题和第2题。(二)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题:计算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分析: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就等于水分子中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氢原子个数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氧原子个数之比。解: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1×2:16=1:8或H2O中m(H) :m(O) =1×2:16=1:8 完成学案第四部分练习题中的第3题和第4题。(三)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题: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之比。比如一个硝酸铵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氮原子个数然后除以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百分百,用百分数来表示。解:Mr(NH4NO3)=2×14+4×1+16×3=80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35%完成学案第四部分练习题中的第5题。四、练(10分钟)1.计算O2的相对分子质量解: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或Mr(O2)=16×2=322.计算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解: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2×(12+16×2)=883.计算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12:(16×2)=3:8或CO2中m(C) :m(O)= 12:(16×2)=3:84.计算氢氧化钠(NaOH)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解:NaOH中钠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等于23:16:1或NaOH中m(Na) :m(O):m(H)=23:16:15.计算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解: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94.1%6.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1)柠檬酸中有 3种元素,其中1个柠檬酸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 8 。(2)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 。(3)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4 。(4)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7.5% 。 回忆和温习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做到知识的迁移,自然过渡到新知学习。例题的示范性讲解,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以便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根据例题的解答,牢固的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课题: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第一次计算,学生比较好奇。教学过程中都是呈现比较简单的练习题。通过简单运算了解化学物质组成的的特点,知道物质组成中元素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掌握得也比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面有时不是特别精炼,表达也不是特别精准,这一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书写的规范性没有做更为严格的要求,导致有个别学生在书写元素的质量比时出现了m(C) :m(O2)= 12:(16×2)=3:8的错误,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有给学生纠正,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