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19: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了解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 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规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用语表述物质的组成;
2、 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语言独特的魅力,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喜爱;
2、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化学式的意义;
2、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规律;
3、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化学式的微观意义;
2、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回忆复习:学生思考,回答
1、 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符号。
2、识记常见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 2个意义)
2H表示两个氢原子(微观: 1个意义)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引入
提问:尝试写出由C、H、O这三种元素中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
我们接触过的物质的化学式:
(1)木炭 C (2)氢气 H2
(3)氧气 O2 (4)二氧化碳 CO2
(5) 水 H2O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讲授新课:探究化学式的定义和意义
归纳:
化学式:这些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称为该物质的化学式。
讲解:化学式是全世界一致认同的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符号。它源于一个基本事实: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因此,化学式是对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映。
【注意】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突出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优越性,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式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
以“H2O”为例,说说从化学式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归纳小结:化学式的意义
通过交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能力,并培养合作精神
2.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 ①一种物质 ②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 ①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②物质的一个分子构成
注意:要考虑到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还是原子。
练习:CO2表示的意义:
①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小结:
①元素符号之前加数字不再表示某元素,不再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原子。
②化学式前加数字也不再表示该物质,不具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分子。
讨论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H 表示①氢元素 ②一个氢原子。
2H 表示2个氢原子。
H2 ①表示氢气
②氢气由氢元素组成。
③一个氢分子;
④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2H2 表示两个氢分子
探究化学式的读法
探究单质化学式的读写规律
写一写:下列四组单质的化学式 ①碳、硫、磷 ②钙、铁、铜 ③氧气、氢气、氮气 ④氦气、氖气、氩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学生书写并相互订正,汇报学习成果
由浅入深分类书写所学单质的化学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挥各自水的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试总结:单质化学式的读写规律 ①固体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常用元素符号表示,读法(元素名称) ②气态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2”的组合表示,读法(元素名称后加“气”字)
思考,归纳小结
探究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规律:从右往左读
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某化某”
如 :CaCl2 MgS
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几氧化几某”
如: P2O5 SO2 CO
金属元素和原子团组成的物质,读为“某酸某”
如: CaCO 3 CuSO4 NaNO 3
氢原子和原子团组成的物质,读为“某酸”。
如:H2CO3 H2SO4
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物质,读为“氢氧化某’’
如: NaOH Ca(OH) 2 Cu(OH) 2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及时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板书设计: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这些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称为该物质的化学式
二、化学式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三、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单质化学式的读写规律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