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质量
教材分析:
第五章内容跟前面几章内容几乎没有联系,但是跟下册的力学知识联系紧密。 这一章,学生初步接触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所以学会用天平称和量筒来测量物体质量和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为这一节内容是学习本章的一个基础,是为了后面的课程最准备,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分析:
我所带的初二两个班,基础较差,因为地方习惯和家长的态度,不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普遍较低,上课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只占小部分,课后很少能准时的完成应该完成的作业练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为主,适当的把课程讲的简单明了,每一节课都尽量预留时间给学生当堂预习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了解其他测量物 体质量的仪器;通过活动,初步认识质量的意义。
3、 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会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相同和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让学生在思维里建立起质量概念。让学生参与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认识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并学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难点:质量的概念;和测量物体质量时,怎样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使用时的一些细节。
教学准备:
托盘天平附砝码、玻璃杯,凸透镜、水、烧杯、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构建分层教学,在学生巩固练习,把练习分为A、B、C等,分别让程度不同的同学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各得其所。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 准备长短不同的粉笔。 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些粉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它们的重量不一样,日常生活中说的重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将它称为“质量”。板书: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T: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物体的质量”。此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课题) S:(小组讨论)物质不同、重量不一样……学生分析讨论其所含物质的不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物体的质量【展示】烧杯,凸透镜,玻璃杯【讨论】这些物体它们有相同点吗?它们除了体积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还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是由玻璃组成,并且它们的质量不同。T:质量是什么?S: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T:物质的质量有多少之分。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几种情况,看看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发生改变。[用多媒体展示冰融化成水、把一张纸握成纸团、宇航员进入太空](这里学生容易把质量与重力混在一起,要注意引导)T:请问它们含物质的量变了吗?S:没有T:所以它们的质量没有改变。引导学生(总结):冰融化成水,形态改变了,纸成了纸团形状变了,宇航员从地球去到外太空空间位置变了,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因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T:那我把这个玻璃杯从一楼拿上三楼,或者把它打破,它的质量会变吗?S:不会。2、质量的单位T:要测量比较物体的长度我们要用到长度的单位,那么要比较物质的多少,测量物质的多少,我们也要认识质量的单位。T: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小学学过的质量单位,把自己知道的质量单位说出来。【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本“质量的单位”,再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是如何规定的?S:回答书本内容(多媒体展示国际千克原器)T:给质量单位之间的的换算关系谁能说一下?(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肯定并进行鼓励)练习:(l)7t= kg= g= mg(2)25kg= t= g= mg【估测】拿出一些常用物体让学生补充物体质量的单位。估测练习能让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更加的巩固。3、学习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T:刚才我们估测物体的质量,大家觉得准确吗?S:大部分学生会回答不准确。T:那么想要准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就要借助测量工具了。在实验中测量质量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展示托盘天平的实物和用多媒体展示天平的放大图片,T:请同学们阅读书本认识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T:让学生说出老师指出多媒体图片中天平的位置说出该结构名称。T: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中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分组动手]分小组(4人一组)小组成员根据使用说明都动手,调节天平让平衡,并根据说明操作天平测量测量一盒粉笔和一支粉笔的质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多媒体展示】T :那如果我们是要测量水的质量呢?要注意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操作?(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T&S:第一、要先准备一个空杯子,用天平测量空杯的质量记录为m1。 第二、把水倒进杯子,用天平测量两者的总质量记录为m2。 第三、用m2-m1就可以得出水的质量。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S2:(小组讨论)三者都是玻璃做成的,但是含有玻璃的量的不同S: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都没有变所以它的质量不变。S:有千克(kg)、克(g)S:还有斤、公斤、两S:还有吨(t)。……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1t(吨)=1000kg(千克)1kg(千克)=1000 g(克)1g(克)=1000 mg(毫克)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生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说明”学生动手操作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学生讨论总结】天平使用方法:学生再次进行讨论: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操作得出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巩固练习 随堂小测:根据学生的情况,把小测内容分成两档。让不同学生都可以完成适合自己的题目。 学生完成练习,老师巡查,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这节课的知识:(1)物体质量概念和单位;(2)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学生分小组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作业 课后作业
反思: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