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新课导入
杨贵妃之死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叛乱,共打进了长安,第二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往蜀中开始逃亡,在经过马嵬驿的时候,保护唐玄宗的禁军军士陈玄礼和其他官兵一直要求唐玄宗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并且杀死了杨国忠。唐玄宗告诉陈玄礼杨国忠祸乱朝政,但是杨贵妃没有过错,想要赦免杨贵妃,但是禁军军士和官兵都认为杨贵妃是个红颜祸水,安禄山之所以反叛是因为杨贵妃而起,不杀死杨贵妃不能以振军心,继续包围着唐玄宗。唐玄宗无奈之下听从了随身太监高力士的劝言,赐给了杨贵妃一条白绫命令杨贵妃在佛堂的李树下面自杀,杨贵妃为了保护皇上听从了唐玄宗的话,在梨树下自杀而死,年仅三十八岁。
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赵翼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
杨贵妃
杨贵妃真的是唐朝衰亡的原因吗?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学习目标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人为夺取中央政权而发动的叛乱。对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对唐朝来说,是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1、安史之乱爆发:
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
(685-762)
李隆基,712年(27岁)至756年(78岁)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又称唐明皇。
713年
741
742
756年
年号:开元
年号:天宝
755
长恨歌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追求享乐
①唐玄宗晚年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2、爆发的原因:
前 期
后 期
任人唯亲
②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2、爆发的原因:
唐玄宗时期九节度分布图
(边镇兵:49万;中央军:8万)
节度使“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历史概念】节度使:原为军事统领,后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唐玄宗有一次问道:“此胡腹中何物,其大乃尔?”安禄山应声回答:“臣腹中更无他物,唯赤心耳!”
安禄山兼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控制了广大地区,统兵15万,形成“兵雄天下”之势。
④.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一、安史之乱
2.爆发的原因
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②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③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④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威胁中央
一、安史之乱
3、概况
(1)时间:
755—763年
(2)人物:
安禄山 史思明
(3)经过:
河北起兵
攻占洛阳
逼近长安
唐玄宗逃往四川
肃宗继位
平定叛乱
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755年-763年,唐政府历时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乱。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河
黄
江
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河东
755年(天宝十四年),起兵范阳。
756年马嵬驿兵变
756年,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
唐肃宗任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在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军队的援助下,763年最终平定叛乱。
安史之乱(755-763年)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定后,民众期盼的大唐盛世能否再现?
P24【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课堂探究:结合教材P24,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广大的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为了安抚投降的安史旧将和平叛有功的将领,又将他们封为节度使。最终“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
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割据:藩镇的节度使可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赋税,军队不听中央调动,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实际上已经变成地方割据势力。历史上把这一局面称为藩镇割据。
1.原因:
中央
地方
宦官专权
兼并战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统治腐朽
唐朝后期政治
藩镇割据
②藩镇割据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
百姓生活
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
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
二、黄巢起义
二、黄巢起义
①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②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4、经过:
2.时间:
唐朝后期
3.人物:
黄巢——农民起义军领袖
二、黄巢起义
6.影响: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5.结果: 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时间:
经过:
标志:
907年
①镇压黄巢起义后,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春秋战国
五代十国
隋朝
秦朝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唐朝建立618
贞
观
之
治
李世民
李
渊
武则天
承上启下
唐玄宗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755--763
唐玄宗时爆发
唐肃宗平叛
由盛转衰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给唐朝
致命打击
藩镇割据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更迭: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分裂根源:
3、发展趋势:
走向统一是必然趋势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阶段特征
实质
影响
特点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
1)北方:
2)南方:
3)对全国: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有何影响?
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通过以上学习,你能说说唐朝衰亡的过程吗?
朱温灭唐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加剧矛盾
黄巢起义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课堂小结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开元盛世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五代十国
618
627
649
713
741
755
763
907
唐朝灭亡
884
878
960
唐朝的统治
开元年间
天宝年间
1.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泛指野草)。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造成这种社会惨象的是 ( )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巩固新知
A
2.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 )
①唐玄宗重用奸臣,朝政腐败②北方突厥族的侵扰③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④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巩固新知
C
3.《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主要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 ( )
A.朝政腐败 B.经济衰落
C.藩镇割据 D.国力强盛
巩固新知
C
4.黄巢起义结束后,韦庄创作了描写战后长安民生百态的《秦妇吟》,其中写到:“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野宿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由此可见,黄巢起义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
A.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 B.导致唐朝灭亡
C.摧毁了唐都城长安的经济 D.刺激唐朝振兴
巩固新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