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2月份开学测试
高一 化学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3分)
1. 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2O+Cu2S6Cu+S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 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个数之比为1∶6
2. 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 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有气泡产生 ②生成白色沉淀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④无变化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④
4. (2021·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5.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可能为一种的是( )
A. H2SO4 B. (NH4)2CO3 C. NaHSO4 D. Ca(OH)2
6. 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IO4HCl>HBr>HI
C. 氢化物均易溶于水 D. 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I27. 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等联合发布了113号Nh、115号Mc、117号Ts、118号Og的中文名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18号Og的同族的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6
B. 117号Ts的最低化合价为-1
C. 115号Mc在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ⅤB族
D. 113号Nh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8.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Z的最高正价相等,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Z)>r(W)>r(X)>r(Y)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W
C. W与X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
D. X和Z可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所含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9. (2021·重庆市第二十九中高一上12月月考)一定质量的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气体;用同样质量的铝铁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 L的气体,则该合金中铝、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5 C. 3∶2 D. 3∶5
10. 下列物质各3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于150 ℃时将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后,固体增重大于3g的是( )
A. HCOOH B. CH3COOH C. C2H5OH D. C6H12O6
11.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B.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C.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D.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12.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下潜至海中7 062.68米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是耐超高压的钛合金,下面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钛合金是一种新型金属单质 B. 钛合金熔点比钛金属高
C. 钛合金的硬度与钛单质相同 D. 青铜、合金钢和硬铝都是合金
13. 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时可产生静电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的( )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硬度小 D. 熔点高
14. 下列有关铁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是红棕色的,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 Fe3O4是黑色晶体,其中的铁元素显+2价,的铁元素显+3价
C. FeO、Fe2O3、Fe3O4都不溶于水,但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D. 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成Fe2O3
15.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化膜使得性质活泼的金属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B. 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也有人说“21世纪将是钛的世纪”
C. 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因此,稀土元素又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D. 出土的古代铜制品往往覆盖着一层铜绿,主要成分是CuCO3
16. 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其中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 ④ B. 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 “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5 C. +6 D. +7
18. 将+Zn+OH-+H2O―→NH3+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是( )
A. 2 B. 4 C. 6 D. 8
19.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CO2是直线形分子 B. 核内质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可表示为
C. S2-的结构示意图为 D. HClO的结构式为H—Cl—O
2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稀硫酸:H++OH-===H2O
B. 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H+===H2O+CO2↑
C. 向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2H+===H2O+CO2↑
D. Fe(SO4)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Fe3++3OH-===Fe(OH)3
第Ⅱ卷
二、非选择
21. 《南村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资治通鉴》中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K2Cr2O7是火柴工业用作制造火柴头的氧化剂。
在下列反应中:
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
(1)____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____是氧化剂。
(2)__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
(3)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与起酸性作用的H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4)该反应中每生成3分子Cl2转移电子数为______个。
22. 有以下转化关系: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用单线桥标出两个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反应①:______Na2Cr2O7+______HCl===______NaCl+______CrCl3+______Cl2↑+______,氧化剂为_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H2O,还原剂为__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___。
(2)在上述有序号的反应中,除了①⑥外,需用氧化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3. 小明通过学习知道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Na2CO3溶液还会与石灰水反应。
[产生疑问] NaHCO3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吗?如果能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
[进行实验] 小明将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结果产生白色沉淀,已知Ca(HCO3)2能溶于水,碳酸氢盐在碱溶液中会生成碳酸盐。此白色沉淀是________;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什么,继续探究:
[做出猜想] ①只有NaOH;②有Na2CO3和NaOH;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步骤1:取少量上述实验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中性),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钠化合物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将步骤1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往滤液中先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气泡产生,由此可知猜想②成立。
[拓展提高] 若步骤1中未出现白色沉淀,则此时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某校课外小组为测定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方案 Ⅰ:甲组同学用质量法,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实验时,蒸发结晶操作中,除了酒精灯、蒸发皿外,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加入适量盐酸”不好操控,应改为“稍过量盐酸”,便于操作且不影响测定的准确性,该观点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46.4 g,固体质量为40.95 g,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蒸发结晶过程中若有固体飞溅,测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Ⅱ:乙组同学的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5)在C装置中装碱石灰来吸收净化后的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的同学认为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在反应前后都通入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共1小题)
25. 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C 2. A 3. A 4. B 5. C 6. B 7. C 8. AC 9. A 10. C 11. B 12. D 13. B 14. D 15. D 16. C 17. C 18. C 19. A 20. B
21. (1)氯 K2Cr2O7 (2)Cl2 HCl (3)3∶4 (4)6
22. (1)
Na2Cr2O7 Cl2
Cl- (2)④
23. [进行实验] CaCO3
[做出猜想] 只有Na2CO3
[实验设计] Na2CO3 溶液先由无色变红色,然后由红色变为无色
[拓展提高]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24. (1)玻璃棒 (2)正确 盐酸易挥发,过量的盐酸在加热过程中挥发,不影响结果 (3)45.7% (4)偏小
(5)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确保U形管中质量增加量的准确
(6)将A、B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入C装置中,减小实验误差
25. (1)Fe H2SO4 CO2 CaO 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CO2+CaO===CaCO3
试卷分析
题型分析(共25小题)
题型 题目数量
单选题 20 80%
填空题 2 8%
实验题 2 8%
推断题 1 4%
难度分析(平均难度0.66)
难度 题目数量 占比
中档题 2 8.00%
基础题 18 72.00%
较难题 5 20.00%
知识点分布(共考核个22知识点)
知识点 题目数量 数量占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 4.00%
无 4 16.00%
铁的氢氧化物 1 4.00%
物质的分类标准及方法 1 4.00%
电解质的电离 1 4.00%
元素周期律 1 4.00%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 4.00%
离子键 1 4.00%
金属与化学计算 1 4.00%
Na2O和Na2O2综合知识 1 4.00%
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 4.00%
新型合金 1 4.00%
铁的单质 1 4.00%
铁的氧化物 1 4.00%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4.00%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 4.00%
化学用语的考查 1 4.00%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考查 1 4.0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1 4.00%
Na2CO3与NaHCO3的比较 1 4.00%
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探究 1 4.00%
物质之间的转化 1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