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一年级下册 并脚跳短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一年级下册 并脚跳短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3-20 19: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体操活动:跳短绳-并脚跳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本课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运用启发式的教法和比赛情境导入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与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跳短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面得到积极的发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 尝试— — 引导— — 实践” 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感和喜悦,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探究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努力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课选取了水平一(一年级)教材中内容一— 跳绳类项目的并脚跳短绳,是小学跳绳教材中易学易练的一种跳绳方法。跳短绳的过程对小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摇绳和起跳的协调配合)有较高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逐渐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克服着急跳的心理,掌握前脚掌起跳和轻落地的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充分体现 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体育课的认知不足,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多,学生很容易被其它事物干扰。该水平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 尤其对新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在教学中多采用情景、引导、模仿、激励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直观的学习,让学生感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自学、小组合作学等能力,使他们乐学、善学、好学。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低跳和快摇配合的相关原理性知识,巩固学生手摇和脚跳的上下肢协调配合过绳,学习通过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练习兴趣。2.使 85%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手先摇、脚后跳的动作要领,让优秀的学生掌握低跳快摇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 判断力、弹跳力及控制身体的能力。3.通过学习和练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果断、机敏以及活泼、上进等优良品质,在练习中建立自信,体验小组比赛合作的乐趣和精神,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并脚前脚掌发力低跳和快速摇绳,以及低跳和快摇的配合。
2、手先摇,脚后跳,上肢下肢配合过绳。
难点:摇绳连贯,过绳不急,跳时不低头俯身,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教师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动作,建立动作概念。2.引导教学法:让学生在“ 尝试— 引导— 实践” 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动作,并找到成功的快乐。3.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积极思考。4.反复模仿练习法:通过分解动作练习、完整动作练习来巩固提高。5.展示法:通过学习,学生展示,树立学生的自信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七、教学创新点
1.教学中导入情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激励学生自主学习。2.教学中收放结合,培养学生展示自我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3.本课采用讲解示范、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锻炼和提高学生身体技能,完成教学目标。
八、安全防范
1.课前应多做手腕、脚踝的准备活动,以免做动作时受伤,课中教师要强调前脚掌轻着地的方法,加强与同学之间练习时安全距离的教育,随时注意学生的动向,课后拉伸放松。2. 提醒学生将随身物品(发卡、体温卡、钥匙等)取下。
单元/模块计划:一年级
授课题目 并脚跳短绳(第 3 次课)
相应章节 跳绳
课时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生并脚跳短绳,提高优秀学生跳短绳技能,改善较差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2、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教师准备
竹节短绳 标志桶、竹节短绳
教习重点 1、并脚前脚掌发力低跳和快速摇绳,以及低跳和快摇的配合。 2、手先摇,脚后跳,上肢下肢协调配合过绳。
教学难点 摇绳连贯,过绳不急,跳时不低头俯身,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 30 秒计数比赛、归纳口诀、探究自学、观察模仿、展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准备部分 1、四路纵队 2、师生问好 3、解绳、对折绳、放绳 队形: 1、整队 2、清点人数 3、检查着装 4、师生问好 5、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 1、绕标志桶场地慢跑。 2、游戏:123 木头人 3、行进间徒手体操。 场地和队形: 1、教师指挥,体育委员带队一路纵队跑进。 2、组织指挥游戏。 3、领做徒手体操,学生模仿做。 4、观察、提示。
学习部分 练习并脚跳 1、并脚前后跳、左右跳。以绳为界,用前脚掌跳 跃 2、自数自跳 30 个。 3、优生展示,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前脚掌起跳和着地) 4、30 秒自数自跳比一比谁跳的多? A、并脚前后跳B、并脚左右跳 1、指挥学生手持绳双手侧平举成体操队形散 开,并放绳于脚前。 2、用哨音指挥和提示前后跳的节奏。 3、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正确答案— — 前脚掌起跳和着地。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教学反思
队形: 4、观察、提示、纠正、鼓励。 1 、教师模拟比赛时跳绳。 2、教师发令、观察、指挥。 3、教师演示不同高度的物体落地情况。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如何才能跳的更快? 4、根据参考答案教师做对比演示。高跳过绳和低跳过绳。 5、教师观察学生跳绳情况,作个别指导。 6、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再次教授并脚跳动作要领,并总结跳绳口诀: 手先摇,脚后跳,手摇脚跳很重要。 7、教师巡视观察,作个别指导。 1、小评、总结本次课的内容。 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布置不同内容和类型(两类)的家庭练习作业。 3、师生再见礼仪。
学习部分 复习并脚跳绳 1、以裁判的身份数一数老师跳了多少? 2、30 秒跳绳比赛。 两人一组,一人裁判数数, 一人运动员比赛。 3、优生展示,其余观察思考。观察教师演示。 举手作答。 参考答案:跳的快,需要脚跳的矮,手要的快,手摇和脚跳协调配合过绳。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的不同高度的物体落地情况, 验证参考答案。 5、2 分钟快速跳绳初级小组合作练习。
6、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口诀。引导语:“ 手先什么— — 摇,脚后什么— — 跳,手摇脚跳很重要。” 7、熟记口诀— — 边说口诀边跳绳。
结束部分 1、放松,斜挎收绳。 2、小结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3、师生再见礼仪。
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
1 类、运用低跳快摇进行并脚跳短绳,练习 10 分钟。 2 类、练习并脚跳短绳 10 分钟,熟记口诀: 手先摇,脚后跳,手摇脚跳很重要。
本次课为并脚跳绳的第 3 次课,从学生的本次可情况看还有一些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完成跳绳,或者不能连续摇绳和跳过绳。本次课的设计根据一年级新生个体差异情况,先巩固和提高优生的动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运动兴趣。再提高较弱学生的信心, 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教会他们手摇和脚跳的顺序。课程过程中学生对比赛环节的准备要求不清,对观察示范和展示的流程还未熟练运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对体育课堂流程、教学要求、探究学习方法等还没有完全熟练掌握和运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