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9 11: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要 点 指 南
第二部分:功 功率
第一部分:四种机械
第三部分:机械效率
知识框架
简单机械和功
简单机械

功的计算
滑轮
杠杆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机械效率
功率
功的单位
省力杠杆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动滑轮
定滑轮
第一部分:四种机械
杠杆
滑轮组
斜面
轮轴
杠杆
轮轴
斜面
一、杠杆
·江苏科技版
杠杆
定义





支点(O)
动力(F1)
动力臂(L1)
阻力(F2)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在 的作用下可绕一 转动的硬棒

固定点
1、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2、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一点、二力、二臂
易错点:
画力臂时,千万不要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
连线误认为是力臂。(只有当力的方向与杠
杆垂直时,力臂在杠杆上)
1. 省力杠杆,费距离。
2. 费力杠杆,省距离。
3. 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F1
F2
O
L1
L2
杠杆的分类
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答: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2、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条件下平衡?
答:左高左移,右高右移。
实验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动力×
动力臂 F1l1/
(N·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阻力×
阻力臂 F2l2 /
(N·cm)
1
2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记录表格
问题:此实验中要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什么?
答:一次数据具有偶然性,多次测量才能得到普遍规律。
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 。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
在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⑴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⑵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点 拨
杠杆原理
提醒: 杠杆的平衡不是力的“平衡”,
而是“力与力臂的乘积的平衡”
如图甲,将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放在水平地面上,稍微抬起一端至少用力100N,则木棒的重力约是________N.图乙则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若稍微抬起一端,抬起______端所用力较大.(粗/细)若将乙图中木棒如图丙吊起,刚好在图示位置平衡,如果沿吊起处的虚线部分将木棒分割成粗、细两段,则_______段较重(粗/细)
200N,粗,粗.
1.定义:使用时, 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 。
3.特点: 。
定滑轮
F1
F2
l2
l1
O
轴的位置
等臂杠杆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二、滑轮
动滑轮:
1.定义: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
一起运动的滑轮
2.实质: 。
3.特点:

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移动距离的 。
动滑轮
F1
F2
O
l1
l2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使用单个动滑轮最多可以省一半力
但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两倍
滑轮组:
1.定义: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组合
2.每一类滑轮组绳子绕法有两种
3.特点:省力又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滑轮组
如图所示为一种手摇升降晾衣架示意图它由
4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尾端
绕在一个固定在墙壁的旋轮上,旋转摇柄可
以使晾衣架升降假设在升降过程中衣架横梁
保持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衣服和晾衣架(含动滑轮)等的总重是
50N,则静止时绳子拉力是 N;(各
种摩擦力忽略不计)
(2)要使衣架横梁上升1m,则绕进旋轮上的
绳子长度是 m;
(3)通过增加滑轮,可以使此装置更省力,
请画出正确的绕线方法。
(1)12.5 (2)4
三、斜面
1.作用:省力
(推力F总小于物重G,在高度相同的条件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2.特点: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3.原理:利用功的原理工作(Fs=Gh+fs)
第二部分:功 功率
该同学上楼功率是
几十瓦还是几百瓦?
人骑自行车的功率
大约是多少?
该同学上楼功率是
几十瓦还是几百瓦?
该同学上楼功率是
几十瓦还是几百瓦?
人骑自行车的功率
大约是多少?
1.功等于 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的乘积。
距离


公式:
W=Fs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W =Gh
1、概念: 叫做功率。
3、公式: 。
4、单位:
国际单位: ,符号 。
常用单位: 、 。
2、意义: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

P =
W
t
F s
t
F v
=
功率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
物体做功快慢
瓦特
W
千瓦(KW )
兆瓦(MW )
质量为45kg 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
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估算出
该同学在1 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为 ( )
A. 45W B.135W
C.169W D.270W
B
第三部分:机械效率
模型一 杠杆
模型二 滑轮组
模型三 斜面
1.有用功(W有用): 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额外):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做功)
3.总功(W总): 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
W总= W有用+W额外
4.机械效率(η):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公式: 。
克服摩擦和机械重力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
W有
W总
η =
×100%
水平拉动物 体
竖直提升物体
利用斜面提升物体
·江苏科技版
钩码提升的高度h
、 ,
、 .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钩码重力G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
必须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以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竖直方向上匀速拉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说明】 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
重物提升高度
W有
W总
η =
×100%
×100%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第一是减小 ,
( 、 );
第二是增加 。
减小机械自重
减小机械之间的摩擦
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重力的重物时,重物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不同的滑轮组提起相同重力的重物时,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额外功
有用功
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
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工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
2m。所用拉力为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若
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
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力)
小明的解题过程是:
解:W有=Gh=400N×2m=800J
W总=FS=250N×2m×2=1000J
η= W有/W总=800J/1000J=0.8=80%
W有= Gh=900N×2m=1800J
W总= W有/η=1800J/80%=2250J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2250J。
上述解答是否有错误?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对错误加以订正。

某同学准备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选择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各一个、一根足够长的细绳。
(1)他所选的器材少了___________
(2)补足器材后,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际操作
A.将滑轮组安装在铁架台上,在滑轮组下方挂好钩码,在细绳的一端系住弹簧测力计
B.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C.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测量出钩码提升的高度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E.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中,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上述步骤中,有一项需要做出重要补正,该项需补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尺
C 步骤中,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
实验中可少用一种器材,少测两个数据也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分析一下,去掉的器材是什么?少测哪两个数据?
实验次数
物理量 l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
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
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n=5
n=3



1、根据 的关系选择实验所用的滑轮组.
h和s
总结:
2、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使用同一滑轮组, 方法,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增加物体重力
越低
如图,滑轮组将重1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2米,拉力做功250焦,不计绳重和摩擦,
(1)此时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如匀速提升200牛的重物,
拉力的功率为22.5瓦,则重物
上升的速度多大?
如图,物体G在拉力F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拉力所做的功是600J,物体向左移动了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求:
⑴ 额外功时多少?
⑵ 拉力F是多少 ?
⑶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大?
·江苏科技版
期中复习(一):功、功率问题
选择3 、 6、11、12
填空18、19、20、22 、 26
期中复习(一):斜面问题填空24
斜面的机械效率
 小明学过机械效率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F
s
h
G
例题分析: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次数 倾斜程度 物体重G/N 物上升h/m 拉   力F/N 物移动s/m 有用功W/J 总功W/J 机械效率
1 较缓 5 0.1 1.6 0.5 0.5 0.8 63%
2 较陡 5 0.15 2.2 0.5 0.75 1.1 68%
3 最陡 5 0.25 3.1 0.5
1.25
1.55
81%
1.请将第三次实验数据填全。
 2.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探究了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通过实验获得了以下数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斜面倾斜程度
例题分析: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次数 倾斜程度 物体重G/N 物上升h/m 拉   力F/N 物移动s/m 有用功W/J 总功W/J 机械效率
4 较缓 5 0.15 1.6 0.75 0.75 1.2 63%
5 同上 10 0.15 3.2 0.75 1.5 2.4 63%
6 同上 15 0.15 4.8 0.75 2.25 3.6 63%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得到的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物体的重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