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势能及其改变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关于“功与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分为正功和负功,功是矢量
B.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D.重力势能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零势能面,将改变同一过程的重力做功大小
2.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光滑小球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斜面长为4 m,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以过A点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下列说法错误是( )
A.重力对小球做正功
B.小球运动至斜面中点时的重力势能为-10 J
C.小球从A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20 J
D.小球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为0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升降机的底板上。若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一段位移为。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支持力为 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为
C.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为 D.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4.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B.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小
C.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D.物体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越来越小
5.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①空气阻力做正功;②重力势能增加;③动能增加;④空气阻力做负功.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竹蜻蜓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儿童玩具,人们根据竹蜻蜓的原理设计了直升机的螺旋桨.如图所示,一小孩搓动质量为20g的竹蜻蜓,松开后竹蜻蜓能上升到二层楼房顶处.搓动过程中手对竹蜻蜓做的功可能是( )
A.0.2J
B.0.6J
C.1.0J
D.2.5J
7.一质量为的哑铃被人从离地面高处举高到离地面高处,,则( )
A.哑铃在高处的重力势能为
B.哑铃在高处的重力势能一定不为零
C.若取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在此过程中哑铃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为
D.若取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在此过程中哑铃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均为
8.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当下滑t时间时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
A.mg2t2sin B. mg2t2 C.mg2t2 D.mg2t2
9.如图所示为悬崖跳水时的惊险刺激场景.某人在距离水面为20 m的平台上从静止跳下,经过2.23 s接触水面,则此人从静止起跳到接触水面的过程中( )
A.做自由落体运动 B.刚接触水面时速度最大
C.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始终相反 D.机械能增大
10.如图所示,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间有一根水平轻弹簧,整个系统好构成正三角形。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动小球b,最终使连接a球的细线竖直,并保持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虚线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状态时,弹簧弹力大小为
B.最终状态时,水平拉力F大小为3mg
C.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相比,轻弹簧的弹性势能保持不变
D.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相比,小球b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力F做的功、小球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及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之和
11.用两块材料相同的木板与竖直墙面搭成斜面1和2,斜面有相同的高和不同的底边,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分别从两个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下滑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下滑到底端时,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无关
B.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大小相等
C.物块沿着1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少
D.物块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与其质量无关
12.用起重机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高度H,重力加速度为g,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
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13.一搬运工想用最短时间把30箱货物搬到高的楼上,每箱货物的质量为。他对搬运货物做功的功率P与货物质量m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他下楼和搬、放货物的总时间等于上楼的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则该工人( )
A.每次应搬运3箱货物
B.每次搬运货物上楼的最短时间为
C.搬运完30箱货物至少要上楼9次
D.搬运完30箱货物上楼的总时间为
14.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a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1和Ek2.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Ek1=Ek2,W1=W2
B.Ek1>Ek2,W1=W2
C.Ek1<Ek2,W1<W2
D.Ek1>Ek2,W1<W2
15.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A、B两端间距L=16m,传送带以速度v=10m/s,沿顺时针方向运动,物体m=1kg,无初速度地放置于A端,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则物体由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t和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分别是()
A.t=2s,Q=16J
B.t=2s,Q=24J
C.t=2.1s,Q=16J
D.t=2.1s,Q=20J
二、填空题(共4题)
16.从离地面3.2m高的阳台上落下一个小石块,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7.在飞机场的停机坪上,一辆牵引车正以1m/s的速度将一架质量为50t的飞机拉向跑道。如果一个质量为50kg的短跑运动员以10m/s的速度冲刺,E机___E运动员。以某个水平面为重力的零势能面,A物体的重力势能1J,B物体的重力势能-3J,试比较两物体的重力势能EA____EB。(以上两空填写“>”“<”“=”)
18.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9.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_____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
(2)用(1)中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则弹性势能最大为Ep= 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三、综合题(共4题)
20.一个质量m=0.1kg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沿倾角α的斜面匀加速滑下,然后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小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小物块的速率。g取10m/s2,求小物块
时刻t (s) 0 …… 0.3 0.4 0.5 …… 1.4 1.5 1.6 ……
速率v (m/s) 0 …… 1.5 2.0 2.5 …… 3.0 2.5 2.0 ……
(1)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2;
(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斜面的倾角α;
(3)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率v1;
(4)损失的机械能。
21.光滑曲面轨道置于高度为H=1.8 m的平台上,其末端切线水平;另有一长木板两端分别搁在轨道末端点和水平地面间,构成倾角为θ=37°的斜面,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作质点的质量为m=1 kg的小球,从光滑曲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若小球从高h=0.2 m处下滑,则小球离开平台时速度v0的大小是多少?
(2)若小球下滑后正好落在木板的末端,则释放小球的高度h为多大?
(3)试推导小球下滑后第一次撞击木板时的动能与它下滑高度h的关系表达式.
2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粗糙半圆形轨道在B点平滑相接,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获得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经过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后瞬间对的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沿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到达C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释放物块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物块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物块离开C点后落到水平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
2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1kg的长直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最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2=1kg、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现给木板左端施加一大小为F=12N、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经时间t1=0.5s后撤去推力F,再经过一段时间,木板和物块均停止运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始终未脱离木板,取g=10m/s2,求:
(1)撤去推力F瞬间,木板的速度大小v1即物块的速度大小v2;
(2)木板至少多长;
(3)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D
7.D
8.D
9.B
10.D
11.A
12.C
13.A
14.B
15.B
16. 8m/s 减小
17.
18. 不变 增大 增大
19. (1)ABC (2)
20.(1);(2)0.5;(3)5.0m/s(4)2.0J
21.(1)2 m/s (2)0.8 m (3)Ek=32.5h
22.(1);(2);(3)
23.(1)4m/s;1m/s(2)1.5m(3)12J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