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6.1科学家的故事林奈和双名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6.1科学家的故事林奈和双名法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13: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林奈和双名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双名法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
⑵、了解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⑶、了解了解科学家的伟大一生,他们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勇于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林奈双名法的组成。
2:教学难点:
林奈艰苦的学习生涯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1)、举例:拿出学生熟悉的马铃薯,让学生说出它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
(洋芋、土豆、山药蛋、地蛋—俗名)
俗名:人们对于自己所认识的生物都要给予一定的名称,这种人们习惯使用的名
(2)、思考:这会造成什么麻烦?
(回答要点:名称混乱,不便于研究和交流)
(二)新授
1、林奈的简介
(由学生利用自己做的课件对林奈的简介进行解说)
2、指导学生围绕林奈的简介和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小组讨论,由各组提出有关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解答,老师加以指导: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双名法是谁提出的?
(2) 林奈为什么会植物感兴趣,他一生经历了哪些挫折?又有哪些成就?
(3)林奈取得哪些成就?
(4)双名法如何表示?
(5)植物的命名和人的姓名有联系么?
……
(教师讲授指导:
(1)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2)、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
3、教师通过幻灯片举例,对双名法的定义加以巩固。
(三)、课堂总结。
(四)巩固练习
1. 林奈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创立了双名法,一种生物的学名应该由哪两部分组成( )
A、科名和属名
B、属名和种名
C、种名和命名人的名字
D、种名和科名
2.根据林奈的双名法,梅花的学名为:P runus mume,则梅花的种名为( )
A.prunus mume B.prunus C.mume D.prunus或mume
3.以下关于林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山茶Camellia japonica,Camellia是属名,japonica是种加词
B根据分类学的规定,被林奈定名的动物或植物的名字永不能变动
C林奈将人划归为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一种
D林奈的二名法至今仍用于植物学中,但不用于动物学
板书:
林奈的简介
双名法的定义:属名+种加词+命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