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作业设计(共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作业设计(共2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13:4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名称 生物圈中的人 课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课时) 节次 第1节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露西 B.类人猿 C.森林古猿 D.北京人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题目来源:选编
2.下表显示四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差异越大表明亲缘关系越远。分析可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生物名称黑猩猩马果蝇螺旋菌差异氨基酸数目0122745
A.黑猩猩 B.果蝇 C.马 D.螺旋菌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提升学生的图表解读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推测出图表中动物与人亲缘关系的远近。 题目来源:选编
3. “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是( ) A.依靠后肢站立 B.能够直立行走 C.能制造简单工具 D.能食用各种食物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类人猿和人类主要区别”的理解,通过比较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题目来源:选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填空题。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 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其中的一支进化成了 ,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由于特殊原因,走向了演化成为 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设计意图:本题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引导学生了解从猿到人的进化简要过程。 题目来源:新编
2.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结构特征比较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一中人类进化各阶段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填序号)。 (2)通过上题排序可看出,除着装发生变化外,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发杂,由此推测,这是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   越来越发达。 (3)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   ]   是人类的祖先。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 (4)图二中表示人的结构的是    (填“A”或“B”),你的判断依据是                         (答一条即可)。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及与现代类人猿的主要区别,在练习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等学科素养。 题目来源:改编
3.随着人口增长,战争爆发,资源被掠夺,环境污染,森林遭到砍伐等情况发生,使黑猩猩和大猩猩濒临灭绝。试从“人猿同祖”谈起,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猿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生命观念”和 “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出发,提升其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题目来源:选编
单元名称 生物圈中的人 课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课时) 节次 第2节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下列动物中,属于类人猿的是(  ) A.金丝猴 B.狒狒 C.长臂猿 D.长尾猴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引导学生识别和区分类人猿。 题目来源:选编
2.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进化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使用工具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使用火烧烤食物 ⑤产生语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③②①④⑤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的掌握,通过排序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 题目来源:选编
3.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区别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祖先不同 B.脑发育程度不同 C.运动方式不同 D.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主要区别”的理解,通过比较巩固知识。 题目来源:选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填空题。 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  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  的改变和自身  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 的方向发展,   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并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设计意图:本题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引导学生描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进程。 题目来源:《知识与能力训练》
2.阅读下面《人类起源》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代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古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大量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1)下列陈述中,请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A.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 B.人类的始祖是在非洲。    C. “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D.除非洲外,其他地方没有200~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2)除上述陈述外,你还能从资料中找到某些事实或观点吗?试各举一例。 事实   。 观点   。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是提升学生“区分事实和观点”的技能,既引导学生掌握技能,也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 题目来源:选编
3. 请你通过思维导图简要画出“人类的起源过程”。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思维。 题目来源:新编
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课时)
一、基础性作业
C
D
3. B
二、拓展性作业
1. 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 人类
2.(1)④②①③⑥⑤
(2)大脑
(3)④森林古猿 森林大量消失
(4)B 从行走方式看,类人猿的行走为半直立行走,而人类为直立行走;人类的颅腔和容量比类人猿大;人类骨骼上肢较短下肢较粗长等(答一条即可)。
3. 对于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例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等。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课时)
一、基础性作业
1. C
2. B
3. A
二、拓展性作业
1. 森林 环境 形态结构 直立行走 前肢
2.(1)A.事实 B.观点 C.事实 D.观点
(2)“露西”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3.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