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常见的盐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粤教版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4常见的盐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粤教版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21:0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4 常见的盐
一、单选题
1.工业用反应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B.、、、
C.、、、 D.、、、
3.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Cl-、Na+ B.OH-、K+、NO、Ba2+
C.Mg2+、SO、Al3+、NO D.Na+、CO、Ca2+、Cl-
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氧、干冰、氯化银均为化合物
②氢硫酸、盐酸、双氧水、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纯碱、硫酸铜晶体均为盐
④碘酒、牛奶、豆浆、食醋均为溶液
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③⑤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Cl﹣、HCO3﹣
B.H+、K+、Cl﹣、OH﹣
C.Cu2+、Ba2+、Cl﹣、SO42﹣
D.K+、NH4+、Cl﹣、NO3﹣
6.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NaOH+HCl=NaCl+H2O
D.2Al+6HCl=2AlCl3+3H2↑
7.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Na2CO3 B.KNO3HCl CaCl2
C.H2SO4 FeCl3NaNO3 D.NaOH HNO3NH4NO3
8.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
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9.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10.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能发生的是 ( )
A.Cu+H2SO4=CuSO4+H2↑ B.Fe+ Zn( NO3)2=Fe(NO3)2+Zn↓
C.CuCl2+2NaOH=Cu(OH)2↓+2NaCl D.Na2CO3+2KNO3=K2CO3+ 2NaNO3
11.以下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0℃ 10℃ 20℃ 30℃ 40℃ 50℃ 60℃
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 7.1 12.5 21.5 39.7 49.0 48.5 46.0
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A.40℃的饱和Na2CO3溶液升温到60℃,会析出晶体
B.60℃的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可得到NaHCO3晶体
C.3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a2CO3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
D.20℃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NaHCO3会部分析出
12.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K2CO3溶液(K2SO4) 加BaCl2溶液,过滤
B N2(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溶液(Na2CO3) 加入稀硫酸
D Zn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13.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14.把 CaCO3、NaCl、MgCl2三种固体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逐一分离所需要的试剂依次是
A.H2ONaOHHCl
B.H2O KOH HCl
C.H2O NaOH H2SO4
D.H2O KOH H2SO4
15.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NH3+CO2+NaCl+X=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可以回收再利用
16.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二、综合应用题
17.为了探究碳酸钠和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其产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所得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溶质是NaOH、Ca(OH)2
猜想Ⅱ:溶质是NaOH、Na2CO3
猜想Ⅲ:溶质是__。你做出猜想Ⅲ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__不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 __ 猜想I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拓展反思】操作②中通入气体物质___(写化学式)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定量研究】称取20g烧碱固体样品(样品中的杂质是碳酸钠),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如图所示。试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18.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图流程处理废气。
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体现CO _____性。
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_____。
③固体2中有 _____(写两种物质)。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②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 _____;测得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_____
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
(1)实验室依次编号为1、2、3、4的药品柜中,分别存放常见的酸、碱、盐和酸碱指示剂。小刚欲使用熟石灰,他需从______号柜中取出。
(2)小刚发现盛放Na2CO3与NaCl两种溶液的试剂瓶标签脱落,为鉴别两种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为Na2CO3,则观察到溶液变为______色。
(3)小文从柜中取出标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判断该NaOH溶液中有Na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__。
小文同学对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实现药品再利用。
I.测定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操作】取40.0g 10%的NaOH溶液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数据处理】
所取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7.3%)的质量理论上不少于______g。
②如图中,反应前后天平示数相差1.1g,计算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Ⅱ.变质的NaOH溶液再利用
小文将剩余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经计算所需的熟石灰粉末,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NaOH溶液和滤渣。充分搅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渣倒入指定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溶液中除一定存在的溶质外,可能存在的溶质是______。
同学们再次实验,确认成分后,对废液回收利用,绿色排放。
20.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1)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不溶性杂质,将这些不溶性杂质除去得到较纯食盐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溶解;
②______(填操作名称);
③蒸发结晶。
(2)在工业上用卤水和右灰乳为原料制备金属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III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反应______(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②写出上述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地球上的氧气大多来源于海洋中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实验室通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现有68g某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试通过计算求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1.实验小组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实验并记录如图所示。
(1)用36.5%浓盐酸(密度1.2g/mL)配制250g上述稀盐酸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2)C烧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其质量是______________。
(3)原样品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氢氧化钠变质的百分率为_________。
(4)向E烧杯内加入54.4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只列式,不计算)
22.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它们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侯德榜先生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侯氏制碱法”中的如下反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__________。
(2)向盛有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与加入稀盐酸的关系曲线如图。
①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若把原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换为等质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该实验,则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_________(填“a”、“b”或“c”)点。
(3)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SO4可溶性杂质,向溶液中先后加入Ba(OH)2、Na2CO3、稀盐酸三种溶液。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①操作Ⅰ和操作Ⅱ都要用到玻璃棒,在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什么__________?
②以上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__个。
③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离子间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与CaCl2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
④溶液x中除氯化钠之外,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4)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杂质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25g,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求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D
6.D
7.B
8.C
9.B
10.C
11.B
12.B
13.B
14.A
15.C
16.D
17. NaOH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Ⅱ Na2CO3 有沉淀生成 CO2 47%
18.(1) 还原 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吸收效果差 碳酸钙、亚硫酸钙
(2)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2NaOH=Na2CO3+H2O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19. 2 红 2NaOH+CO2=Na2CO3+H2O 50 6.6%(过程见解析) 使碳酸钠与熟石灰粉末充分反应,把碳酸钠完全除去 氯化钙
20.(1)过滤
(2) 分解 富集提纯MgCl2
(3)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x=3.4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
答: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
21. 量筒量取200mL蒸馏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500mL的大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41.7mL36.5%浓盐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 10.6g,8.0g 16.0% 500%
22. a 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 取少量的溶液ⅹ,滴加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或过滤),向上层清液(或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84.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