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有机物的常识
一、单选题
1.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钙 B.甲烷 C.碳酸 D.二氧化碳
2.体温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仪器,在给病人测量体温时,通常应该
A.用蒸馏水洗一下
B.在沸水中煮20分钟至30分钟
C.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
D.在火焰上灼烧
3.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酒精 B.葡萄糖
C.碳酸钾 D.淀粉
4.下列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里含有的有机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蜂蜜中含有的葡萄糖
B.石油中含有的C16H34
C.芹菜中含有的纤维素
D.植物油中含有的油脂
5.2020年11月24日凌晨,我国现有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氧是助燃剂 B.煤油是燃料
C.液氧是混合物 D.煤油是有机物
6.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啤酒
7.碳家族非常庞大。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CO、CO2、CH4、CaCO3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都属于有机物
D.CO2过度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我们应该传播“低碳”生活理念
8.酒精(C2H6O)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有机物
9.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对环境影响较小;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只有②③④
10.2020年3月26日,科技部长徐南平指出,我国已经筛选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可利霉素等药物,在临床中显示这些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其中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磷酸氯喹是一种有机物
B.一个磷酸氯喹分子含有64个原子
C.磷酸氯喹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D.磷酸氯喹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32:3
1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盐酸 B.碳酸 C.醋酸 D.硫酸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A.五氧化二磷、汽水、乙酸 B.氧化镁、加碘食盐、碳酸钙
C.氧气、稀盐酸、乙醇 D.干冰、液氮、甲醇
13.乙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属于( )
A.盐 B.碱 C.氧化物 D.有机物
14.“三氯生”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广泛用于牙膏、药皂、洗面奶、空气清新剂等。下面关于三氯生(C12H7C13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三氯生是一种有机物 B.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四种元素组成
C.三氯生中含有氧气分子 D.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共含有24个原子
15.物质分类方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C60一化合物
B.小苏打一盐
C.水煤气一混合物
D.蔗糖一有机化合物
16.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个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二、综合应用题
17.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氢 碳 氧 钙 铁
元素符号 H C O Ca Fe
(1)若某物质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若某液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氧化物,该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
(3)若某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和X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同一种物质。任写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甲为单质,其他物质都是氧化物,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
②若甲为稀硫酸,且所有反应为置换反应,则甲→丁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
18.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铁的冶炼和应用
(1)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①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铁器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铁不活泼 b.密封缺氧 c.干燥少水
②胆碱为CuSO4晶体,《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2)用赤铁矿高炉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生铁炼钢,主要是降低______元素含量,除去生铁中硅、硫和磷等元素。
(3)硫酸亚铁可作为补铁剂,其药片表面包裹着用淀粉制作的糖衣,淀粉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如无此糖衣,FeSO4暴露在空气中转化成Fe(OH)SO4而失效,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二)铁红(Fe2O3)的制备
用工业烧渣(含有Fe2O3、FeO和SiO2)制备化工原料铁红的实验流程如图2:
(4)酸溶前将烧渣粉碎,目的是______。写出酸溶时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5)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
(6)过滤2所得固体必须洗涤,判断固体已经洗净的方法是______。
(三)铁触媒的制备
铁触媒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3O4。用下列装置对铁触媒的制备进行研究。取48.00g铁红置于装置A中,控制不同的温度对其加热,测得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如表。
表: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
温度/℃ 装置B/g 装置C/g
室温 300.00 400.00
550 300.45 400.55
600 300.90 401.10
650 301.80 402.20
资料:加热到500℃以上,Fe2O3和CH4开始反应,生成铁的其他氧化物、CO2和H2O。温度高于700℃,生成Fe。
(7)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CH4,加热前通CH4的目的是______。
(9)加热到650℃时,装置A中剩余固体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则两物质的质量比m(FeO):m(Fe3O4)=______。
(10)用铁红制取铁触媒,装置A应控制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19.⑴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干冰 B.盐酸 C.明矾 D.生石灰 E.葡萄糖
①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 ③可用于净水的物质是________; ④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________。
⑵ 根据题意用下列选项的字母填空:A.熔点 B.沸点 C.硬度
①工业制氧气和石油分馏都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
②武德合金用作保险丝比用纯铜丝更安全,是因为前者的________低。
20.醋是常用的调味品,某厂生产的“XX牌”白醋色泽透亮、酸味醇正。
(1)传统醋酸多以碎米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再用酵母发酵成乙醇,最后氧化为醋酸(CH3COOH)。乙醇和醋酸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醋酸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兴趣小组为测定该品牌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白醋中的酸均视为醋酸),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10g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步骤2:向烧杯中逐滴滴加该白醋,_____(填操作),当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消耗白醋12g。(测定原理:,请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_____。
21.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状况,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和使用,我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覆盖。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
(2)你所知道的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写一条即可)。
(3)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4)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2.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碳酸钙 B 、乙醇 C 、二氧化碳 D、 碳酸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 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3)打火机中的燃料中有一种成分可表示为 C4H10,请写出 C4H10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C
7.C
8.D
9.D
10.D
11.C
12.A
13.D
14.C
15.A
16.D
17.(1)FeCO3
(2)乙醇(合理即可)
(3)或
(4)
18.(1) bc Fe+CuSO4=Cu+FeSO4
(2) Fe2O3+3CO2Fe+3CO2 碳(或C)
(3) 有机物 4FeSO4+O2十2H2O=4Fe(OH)SO4
(4)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O+2HCl=FeCl2+H2O
(5)温度太高,H2O2发生分解
(6)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BaCl2[Ba(NO3)2或Ba(OH)2]溶液,无沉淀产生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或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气与CH4反应生成CO2和H2O,影响测定结果)
(9)27:29
(10)600
19. E A C D B A
20. 有机物 1:8 不断搅拌 5%
21. 煤、石油、天然气 温室效应、酸雨、雾霾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22. B 石油 CH4 2C4H10+13O2 8CO2+10H2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