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化学合成材料
一、单选题
1.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塑料桶
B.纯羊毛衫
C.铅笔芯
D.青铜铸像
2.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将塑料垃圾就地焚烧 B.将塑料垃圾随意丢弃
C.将塑料垃圾就地填埋 D.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
3.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绒与棉花(灼烧) 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4.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石油产品
B.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是天然气
C.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D.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5.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有机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就地焚烧塑料垃圾
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7.现代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倡大量使用塑料袋 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提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提倡使用含硫煤作燃料
8.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9.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下列材料分类中正确的是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有机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塑料属于复合材料 D.陶瓷属于合成材料
10.下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 B.棉花 C.涤纶 D.羊毛
11.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下列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玻璃瓶 B.塑料袋 C.易拉罐 D.废报纸
12.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生铁
B.棉花
C.塑料
D.陶瓷
13.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有机玻璃 B.玻璃钢 C.普通玻璃 D.不锈钢
14.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尼龙 B.武德合金 C.合成橡胶 D.有机玻璃
15.制作下列实验仪器或用品所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药匙 B.烧杯 C.铁架台 D.蒸发皿
1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Mg、F、Si 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
二、综合应用题
17.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________性。
(2)“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①“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_________气体排放(填化学式);
②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 PVC 不干胶贴纸。PVC材料是属于 _________。(填字母)
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天然材料
(3)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有银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
C.滤液C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D.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4)已知:铝在常温下能与O2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薄膜;Al2O3能溶于NaOH溶液。某课外小组对“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①测得CuCl2溶液的pH<7;
②将铝片放入CuCl2溶液中,没有观察到现象;
③取出铝片用NaOH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铝片洗净后放入CuCl2溶液中,观察到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a.步骤①观察到CuCl2溶液呈_______ 色,该溶液显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b.步骤②中没有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步骤③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d.小组对步骤③产生的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有价值的是_____。
A.甲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乙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C.丙同学认为这与本实验无关,无需研究
(5)镁铝合金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为测定某镁铝合金(只含镁、铝两种元素)的组成成分,某学习小组取1.8g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的质量可能是__。
A.0.1克 B.0.18克 C.0.2克 D.0.35克
(6)若要配制20 g上述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为最简整数比)
18.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铁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3)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铁锈成分的探究
(1)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次要过程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锈成分的确定
某铁锈成分为和。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为110℃,在282℃分解为和;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①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的反应为:,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③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的质量__________g,_________。
④若缺少G装置,测得的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x的值会_________。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炼铁,实验室模拟这个炼铁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用CO还原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2)将上述300℃热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分阶段升温,进行CO还原铁的氧化物炼铁过程的探究。加热时测定D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M点对应的a=___________。
(3)请根据“绿色化学”“零排放”“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对工业炼铁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化学支撑科技,化学改变生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创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①“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让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 ____(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②据《苍梧晚报》报道:国内首把碳纤维小提琴由我市鹰游集团碳纤维应用研究中心研发制造,其中碳纤维属于____(填“金属”“合金”或“复合”)材料。
(2)“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小明的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你建议他增加_______(填一种);当他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你建议他饮用含____(填六大营养素之一)的运动饮料。
(3)“安全意识”在我们心中共鸣。
①天然气或沼气(主要成分均为CH4,其密度小于空气)已在城乡普遍入户,万一燃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为了及时发现漏气,可在厨房墙壁的___(填“上”或“下”)方安装报警器。
②稀释浓硫酸时,为了防止酸液溅出造成伤害,操作时一定要注意_____(填“水入酸”或“酸入水”)中,并缓慢注入,且用玻璃棒不断____(填操作名称)。
20.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金属材料包括了纯金属及它们的_____。
(2)“共享单车”颇受年轻人的喜爱。单车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3)铁制品容易生锈,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_____(填化学式)发生了化学变。工厂用硫酸除去铁锈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某化学小组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注:上述所涉溶液均不饱和).该小组同学对溶液甲和固体乙作出了如下判断:
①固体乙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②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Cu2+和Zn2+,一定没有Ag+
③向固体乙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中一定有Zn,可能有Cu和Ag
④若溶液甲呈无色,则固体乙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Zn
该小组同学的上述判断中,完全正确的组合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1.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下图是某厂生产的青蒿素的说明书部分内容。
⑴青蒿素属于______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⑵青蒿素含有____________种元素;碳、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⑶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⑷用青蒿素控制疟疾症状一般以三天为1个疗程。根据图中说明,一个成人疟疾患者在一个疗程中共需服该药物____片。
22.化学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作用。
②用井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该井水是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③蚊虫叮咬分泌蚁酸使皮肤奇痒难忍,可选用下列___(填字母序号)来涂抹止痒。
A.食醋 B.稀氨水 C.NaOH溶液.
④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
(2) 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②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了,铜锈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根据铜锈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有关。
③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请写出溴化银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可能起__________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A
6.B
7.C
8.A
9.A
10.C
11.C
12.C
13.B
14.B
15.A
16.B
17. 导电 CO2 分子间有间隔,受热后分子间间隔变大 B BC 蓝 酸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薄膜,阻止内层的铝与CuCl2溶液反应 有红色固体生成 2Al+3CuCl2=2AlCl3+3Cu A B. 1︰4
18. B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5.8 2 偏大 偏大 红棕色的固体变成黑色粉末 18 将炼铁尾气中的和CO收集、分离、再利用(合理均可)
19. 金属 复合 苹果(合理即可) 无机盐 及时地开窗通风,并报燃气公司维修 上 酸入水 搅拌
20. 合金 ①④ O2 Fe2O3+3H2SO4=Fe2(SO4)3+3H2O B
21. 有机 3 3:1 7.8% 25
22. 吸附 硬水 B SO2 塑料 CO2 Ag+ 催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