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释志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 杜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 苏轼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宋 翁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 轼
学古诗四步法:
释诗题
知诗人
明诗意
悟诗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
(时间)
望湖楼
(地点)
(事件)
释诗题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德楼,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 醉书:喝醉酒时所写
知诗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明
诗
意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
遮:遮蔽,遮盖。
天空中的乌云,像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黑云翻墨未遮山,
比喻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溅起的雨滴像乱蹦跳 的珠子
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白雨跳珠乱入船。
比喻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卷地:大风翻卷着从地上吹来。
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望湖楼下的水面广阔,一片汪洋,看上去水天一色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意:天空中的乌云,像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望湖楼下的水面广阔,一片汪洋,看上去水天一色。
悟
诗
情
欣喜、 赞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想一想:
诗人在写景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翻、遮、跳、入、吹。
景物多:
变化快:
动态多:
中心:
这首诗描写了六月的西湖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写出了诗人对西湖之水的陶醉与赞美之情。
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这首诗以贴切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向我们描绘了西湖的疾雨来也汹汹去也匆匆的神奇。在科学家眼里,雨就是从空中落下的水,让地球有了生命;在画家眼里,雨是最神奇的刷子,轻轻拭去尘埃,让景物如此美丽;在诗人眼里,雨却是一种心情的流淌,诗人以雨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写一写:我喜欢的雨
模仿诗人写景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雨,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1、背诵古诗。
2、描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