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 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 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21: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
课题2化学肥料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闻气味 B.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C.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 D.氯化铵和氯化钾:加入氢氧化钙研磨
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与事实相符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研磨可以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CO(NH2)2也会有相同现象
C.纯碱、烧碱它们的溶液PH>7,所以它们都是碱性溶液
D.置换反应生成物都是单质和化合物,所以能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3.下列属于含氮复合肥料的是
A.KNO3 B.Ca(NO3)2 C.NH4NO3 D.NaNO3
4.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施用下列化肥
A.KNO3 B.CO(NH2)2 C.K2CO3 D.Ca3(PO4)2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木条复燃
B.木炭与氧化铜混合物高温加热:试管内固体减少至消失,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C.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而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
B.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C.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能和碱溶液反应
D.硝酸钾和硝酸铵都是复合肥料
7.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MnO2固体中的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检验CO2中是否混有S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区别化肥NH4Cl和KNO3 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D 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A.A B.B C.C D.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③只用水就能将Ba(OH)2、CuC12、NaOH、K2SO4、(NH4)2SO4、NH4C1六种固体鉴别③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④含有一种其他金属的铁的合金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得到0.2g氢气,该铁合金中混有的杂质不可能是锌⑤某固体可能由硝酸钠、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镁、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该固体的组成有五种情况⑥NH、Fe2+、Ba2+、C1-、NO几种离子能在pH=11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一次性鉴别下列4种物质最好选用(  )
①NH4NO3  ②Na2SO4  ③(NH4)2SO4  ④NaNO3
A.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Ba(OH)2溶液 D.酚酞试液
10.下列实验中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鉴别尿素和氯化铵固体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B.不需要加入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NaC1、HCl、 FeCl3 四种溶液
C.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D.鉴别氯化银和氯化钠可以加水观察现象
1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正确的是
A.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用碘化钾溶液
B.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固体:加熟石灰研磨
C.除去Ca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13.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 B.一定存在CO32-、SO42- 、NH4+、Na+
C.可能不存在Na+ D.一定不存在Cl-
14.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准备施加CO(NH2)2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要求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固体混合物中CO(NH2)2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A.15:17 B.10:7 C.5:17 D.17:5
二、填空题
15.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面是农业生产中广泛施用的几种化学肥料:①NH4NO3 ②KNO3 ③NH4Cl ④(NH4)2HPO4。请回答: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以硝酸铵和熟石灰反应为例,写出正确化学方程式:______。
16.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1)可以用来生产氮肥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为______。
(2)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使用下列交通工具会增加雾霾现象的是______(填序号)。
A.共享单车 B.汽车 C.电动车
(3)空气质量日报是人们加强大气监测的一项措施。下列要被计入空气质量日报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17.贵港是个美丽的地方,小华和家人假日来到贵港园博园游玩。
(1)在园区内,小华看到清澈透明的河水,河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小华和家人坐上了观光电瓶车,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将______能→电能→机械能。
(3)园区内工人正在给种植的树木施用化肥K2SO4,K2SO4属于______(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它对树木生长的作用是______。
(4)午饭时,小华吃了西红柿炒蛋,鸡蛋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炒菜放的盐是加碘盐,盐中加碘的目的是______。吃饭时不小心油沾到了衣服上,小华用洗洁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______原理;
18.盐的通性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如:____
(2)盐+酸→新盐+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注AgCl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如:_____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如:____
(4)盐+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如:_____
19.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图是有关氮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1)A点物质是______,
(2) 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___,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它是一种______肥。
(4)写出D点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产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下图是"一盆有刺激性气味的三色小花",是常见离子间反应形成"沉淀"、"气体"和"水"的关系图∶
(1)"花盆"中相邻的离子之间能生成同一颜色的沉淀,由此可判断"花盆"的颜色是______;
(2)"花朵"中 A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3)①反应发生的微观本质是______;
(4)下列常见的化肥中含有 B 离子的是______。
A.CO(NH2)2 B.NH4NO3 C.KNO3 D.NH4Cl
三、简答题
21.小明周末放假回家告诉爸爸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了,爸爸拿出家里的几种化肥分别是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决定考考他:
(1)各取上述四种化肥进行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它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给农作物施用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铵态氮肥也不能跟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应使用上述化肥中的______________。
22.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我国古代用墨绘制和书写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变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控制反应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节约能源。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会使煤燃烧得更充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现有两种失去标签的化肥,分别是硫酸钾和硫酸铵。某试验田中的作物叶片发黄,应施加上述两种化肥中的__。如何鉴别这两种化肥?________
24.农民在大棚里种植蔬菜,为获得高产要开“碳吧”,实际上是向大棚内补充二氧化碳.具体操作是把稀硫酸放在塑料桶内息挂在高处,每天向桶内加适量的碳酸氢铵,则碳酸氢铵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用塑料桶做反应容器,而不用铁桶,是因为______.
(3)把塑料桶悬挂在高处是因为______.
(4)反应生成的硫酸铵在农村可用做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图(A-E)是初中化学制备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加热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则用此法制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填字母)。
(3)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大号塑料瓶内壁两边,分别贴一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①装有石灰石的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打开K1、K2、K3,关闭K4,可以看到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
③打开K1、K4,关闭K2、K3,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该大号塑料瓶的容积为2.2L,若需将其充满二氧化碳(密度为2g/L),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g?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C 6.C 7.B 8.B 9.C 10.C 11.D 12.B 13.B 14.A
15.(1)②④
(2)
16.(1) N2(或氮气) 78% (2)B (3)BC
17.(1)混合物 (2)化学 (3) 钾肥 抗倒伏抗病虫害,促进植物茎秆生长
(4) 蛋白质 防止甲状腺肿大(或大脖子病) 乳化
18.(1)Fe+CuSO4=Cu+FeSO4 (2)BaCl2+H2SO4=BaSO4↓+2HCl
(3)CuSO4+2NaOH=Cu(OH)2↓+Na2SO4 (4)NaCl+AgNO3=AgCl↓+NaNO3
19. N2 氧化物 NO 46.7% F 复合肥 N2O5+H2O=2HNO3
20. 白色 Cu2+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 BD
21. 磷矿粉 碳酸氢铵性质很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碱性的草木灰跟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后,会产生氨气,氨气易挥发,会降低肥效 硫酸钾
22.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23. 硫酸铵 取两种样品少许分别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分别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红色变蓝色的是硫酸铵,不变的是硫酸钾
24. 稀硫酸能与铁反应而将铁桶腐蚀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悬挂在高处有利于二氧化碳与蔬菜叶面充分接触 化肥(或氮肥)
25. (1)锥形瓶 (2) AC (3)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低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1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