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2.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呈碱性 B.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可用于烘焙糕点
3.下列物质既可以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又可以做面点发酵剂的是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4.粗盐提纯实验包含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量取10mL水 B.溶解粗盐
C.过滤悬浊液 D.蒸发滤液
5.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6.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7.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
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
B.t2℃时,两种物质都降温到t,析出的晶体可能一样多
C.t2℃时,恒温蒸发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甲比乙多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9.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 t2℃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溶液质量不变
B.将 t1℃时 a 的饱和溶液加热至 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将 t2℃时 a、b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相等
D.除去 a 固体中的少量 b 杂质的方法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 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1.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 杂质 所加试剂 主要方法
A H2O 悬浮物 明矾 吸附沉降、过滤
B NaNO3溶液 NaCl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C CO CO2 NaOH 干燥
D Ag Fe 稀盐酸 过滤
A.A B.B C.C D.D
12.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13.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14.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1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15.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小
B.时,分别向50g水中加入15g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都形成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D.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
二、填空题
1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河水中取来水样进行实验:
(1)实验小组的同学应用_____量取50 mL的水,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保持水平;
(2)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在简易净水器中装入小卵石、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
(3)如果某硬水通过该简易净水器净化,则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_____的方法。
17.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与溶液。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b 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 16mL 时,a 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mL。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水库→取水→加絮凝剂→静置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清水池→投药消毒→配水泵→用户。其中能除去颜色和异味的操作是____。
(3)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t1℃时,溶解度等于20g的物质有____;
② t2℃时,向盛有50gB物质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填“>”、 “=”或“<”)150g;
③t2℃时,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18.请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C时,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4)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1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2)t2℃时,配制14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A物质的质量_____g。
(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_______方法提纯B。
三、推断题
20.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
①铁 ②氧化铁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钡
21.下图是7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反应。已知B、D、E、G是不同类别的物质,物质B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E、F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E__________G_________
(2)写出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要求: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
22.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已知: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lg/mL)
实验一:溶液配制
某实验小组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①计算;②量取;③混匀;④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mL(结果取整数);
(2)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25mL的量筒、细口瓶、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
b.向烧杯内加入液体时有液体溅出
c.混匀过程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未干燥的细口瓶
实验二:粗盐提纯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20℃时提纯9g粗盐,若已知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提供的量筒规格有“10mL”“25mL”和“100mL”)。
(3)提纯后的精盐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五、计算题
23.在农业生产中,常用15%~20%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为了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该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分离出沉淀的质量为28.7g。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确定该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选种要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4.化学实验室有一包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出24.8g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38g水制成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提示:氯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列出求解混合物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
(3)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与碳酸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
(4)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则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
(5)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C 7.A 8.D 9.A 10.D 11.B 12.B 13.B 14.C 15.D
16. 50 mL的量筒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过滤 吸附色素和异味等 硬水 煮沸(或蒸馏)
17. 8 活性炭吸附 A和C < A>B>C
18. t1 20% 降温结晶
19. A>B>C 40 升高温度 蒸发结晶
20. H2SO4 NaOH+HCl=NaCl+ H2O 产生白色沉淀 ④
21. CO2 Na2CO3 NaOH
22. 24 胶头滴管、玻璃棒 A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25mL 混合物
23.(1)141.3g
(2)设该氯化钠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x
x=11.7g
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15%<16.7%<20%,符合要求;
答:该氯化钠溶液符合选种要求。
24.(1)
(2)=
(3)9:53
(4)40g
(5)9%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