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22: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下册
一、单选题
1.邵阳市某地盛产石膏矿,石膏矿的主要成分是CaSO4,CaSO4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混合物
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Cu B.Zn C.Fe D.Mg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4.化学与人类的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钛合金可应用于火箭和航天飞机
B.头盔缓冲层中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C.垃圾分类有利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D.霉变的花生经冲洗、蒸煮后仍可食用
5.线上学习,居家实验。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6.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用无色酚酞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的铜粉
D.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8.“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 B. C. D.
9.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10.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B.x=3.1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OH-、Na+ B.Ca2+、OH-、CO32-
C.Na+、K+、Cl- D.H+、NO3-、CO32-
二、简答题
12.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2)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为什么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1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的分布。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2)金属的利用和保护。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铁制品易生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则甲、乙、丙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金属的冶炼。
①下图是某化学小组模拟炼铁的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a.写出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b.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
c.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②工业炼铝的原理是电解熔融氧化铝。若电解5.1 t氧化铝,理论上可制得铝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14.某工厂利用废液(含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和废铁屑回收金属铜的主要转化过程如图:
(1)步骤Ⅰ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 反应。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三、推断题
15.A、B、C、D、E、F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气体肥料;D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C的用途为_____;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图示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16.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问题: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A中加足量的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适量滤液C,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A中有氯化钠
四、实验题
17.如图三个实验均可验证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
【实验一】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证明化学反应发生,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二】加入 X 可验证稀硫酸与NaOH 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 是______。
A.FeCl3 B. C.Na2CO3 D.
【实验三】用气压传感器测得曲线1 和2,要证明CO2 与NaOH 一定发生了反应,左瓶中应加入______;曲线 1 变化平缓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上述实验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证明______,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1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CuO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9.证明铁、铜、银金属活动性。请选择一种方案作答,若均作答,按第一个计分。
方案一 方案二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能否实现目的及原因分别是______。 (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五、计算题
20.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食醋、食盐和纯碱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称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固体。
(1)醋酸和纯碱中属于无机物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醋酸中,C、O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1.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提示:只有锌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5.9 59.8 79.7 99.7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1 x 0.3 0.3
(1)黄铜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上述表格中x的值为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表中的数据,请画出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4)同学们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氢气的速率减慢,原因可能是______。
22.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他将100.0g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9 137.8 M 175.6 19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该洁厕灵中HC1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C
6.C
7.A
8.D
9.D
10.A
11.C
12.(1)沙漠地区干燥,缺少水,故铁制品不宜锈蚀
(2)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防止水分被覆盖在油层下面导致铁生锈
13. Ca2+ B Fe2O3+6HCl=2FeCl3+3H2O 丙>乙>甲(或甲<乙<丙) Fe2O3+3CO2Fe+3CO2 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高温时一氧化碳不纯而发生爆炸 点燃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2.7t
14. 置换
15. 作干燥剂 置换反应
16. 过滤 Na2CO3和 CaO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17.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A 20mL水 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与水反应的量小 反应物已转化为其他物质
18.(1)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
(2) 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还原 C+2CuO2Cu+CO2↑
(4)使酒精灯火焰温度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19. Fe+H2SO4=FeSO4+H2↑ 不能,没有证明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Fe+CuSO4=FeSO4+Cu 第一支试管中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的固体,蓝色溶液逐渐变浅,第二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20.(1)Na2CO3;(2)3:4
21.(1) 混合物 0.2
(2)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x=9.75g
答: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1.25%。
(3)
(4)稀硫酸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22.(1)156.7;(2)10.6g;(3)7.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