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再岸的交往 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再岸的交往 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0 10:1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课时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选择题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这体现了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确立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 )
A.武力解放台湾 B.和平解放台湾 C.和平统一祖国 D.“一国两制”
2.下图是2007年台湾当局发行的“解严20周年纪念”邮票。“解严”的结果是( )
A.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汪辜会谈”
D.海峡两岸开始“三通”
3. 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海峡两岸之间不只是“两岸一家亲”,更是“两岸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创双赢。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⑤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⑥习近平、马英九新加坡会面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③①③⑤ C.④②①⑥③⑤ D.⑥②⑤①③④
5. 下列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8年12月,海峡两岸实验“三通”
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民族区城自治 B.外交发展 C.对外开放 D.祖国统一
6. 观察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贸易总额 大陆对台出口额 大陆自台进口额
2000 305.3 50.4 254.9
2008 1292.2 258.8 1033.4
2018 2262.4 486.47 1775.98
A.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B.大陆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C.“一国两制”得到有效施 D.大陆对台出口额远高于进口额
7.下表中这些措施( )
时间 措施
2008 启用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胞证)“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2013 台湾居民可在多个省区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 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8.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末(么)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和平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既定方针
9.“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乡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10."九二其识”的核心内容是: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 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士从未分裂。这表明( )
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局面已被打破 B.台湾回归是洗雪国耻的一件大事
C.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D.两岸关系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1.下表内容充分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倡实现两岸通航、通邮、通商
1988年 两岸人员往来达 40余万人次
1990年 两岸民间交往达100万人次,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9年 台湾吴伯雄访问大陆,希望两岸炮口相向、兵戎相见永不再现
2014年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抵达台湾开展访问
2015提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2016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在北京会面
A. 1990年以来两岸关系才开始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
B.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分裂中国的阴谋注定都要失败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和平统一台湾
12. 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出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的“三通”是指(  )
①通邮②通航③通商④通话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目前,阻扰两岸统一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外国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B.台湾当局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
C.民进党蓄意制造分裂,不断鼓吹“两个中国”
D.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15、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针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面是一幅撞墙的漫画。
(1)材料一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心情 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图片中正在全力撞墙的人代表什么 图片表达了什么寓意
(3)从性质上看,港、澳、台的情况一样吗 为什么
(4)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请给台湾人民写一句心里话。
17.材料: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商业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009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稿(节选)
(1)根据材料写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为什么中国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同时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B 5.D 6.A 7.A 8.B 9.D 10.D 11.C 12.A 13.D 14.A 15.C
二、16.(1)答案:盼望两岸早日实现统一。祖国统一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2)答案:“台独”势力。《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台独”的重要手段,“台独"注定失败。
(3)答案:不一样。香港、澳门问题是中国与英国、葡萄牙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4)答案: 回来吧,祖国母亲欢迎你;两岸兄弟一家亲;等等
17.(1)一个中国(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自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方针以来,始终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江泽民的八项主张中说:“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这两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我们认为,如果承诺了根本不使用武力,只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事实上,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坚持统一,始终坚决而明确地不向任何人承诺不使用武力,才有效地遏制了“台独”与分裂势力的发展,从而保证了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展。
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国干涉。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人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的势力作出承诺。
(3)一国两制;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