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2 和与积的奇偶性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2 和与积的奇偶性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16: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 ,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数学思考: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问题的解决: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1.翻手掌游戏:第1次朝下,第2次朝上,接着第3次,第4次……从中找出规律:
翻动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手掌的方向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总结规律:
翻动次数 1 3 5 7 9 … 2 4 6 8 10 …
手掌的方向 手掌朝下 手掌朝上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获得奇数和偶数的特点:个位是1、3、5、7、9的数是奇数,个位是2、4、6、8、0的数是偶数。】
2.谈话: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的奇数和偶数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也就是有什么特征的数)
3.谈话:老师发现你们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一个不同于他人的奇数或偶数,你知道是什么吗?
小组报数,是奇数的站起来,问:有几个奇数?把这个小组的号数加起来是奇数还是偶数呢?
(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不出判断的理由)
师:大家想又快又准确的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得进入今天的学习。
4.板书课题:和与积的奇偶性
二、游戏激趣
1.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个抽奖游戏,想玩吗?(想)
想玩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
规则:三个人一起抽奖,甲抽两张奇数卡片,乙抽两张偶数卡片,丙抽一奇一偶两张卡片。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就获奖。
将卡片上两个数相加的算式及得数写下,问:为什么抽两张偶数卡片或两张奇数卡片的同学都获奖了,抽了一张奇数卡片一张偶数卡片的同学却没有获奖呢?
请同学们思考没有中奖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发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三、初步探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
1.师:从刚才的几个同学的抽奖中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引导小结进行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2.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自己中不了奖了吧。无论你抽到什么数字,加两次,也就是奇偶性相同的两个数相加得到的都是偶数。那现在如果丙同学想要获奖,你能为他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吗?
再次请学生上台抽奖,可以让学生利用偶数+奇数=奇数这个算式,让他再抽一张奇数,得到的和是偶数,再抽一张奇数,这时和又是奇数,再抽一张,和又变成了偶数,由此得出,偶数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和是奇数。
老师正是利用了两个数和的奇偶性把大家忽悠了一把。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得到了和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3.师:下面就是你们学以致用的时候啦!
打开数学书,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四、引导启发:几个数和的奇偶性。
1.师:刚才我们探究的是两个数和的奇偶性,那如果增加更多的数,几个数和的奇偶性你能判断吗?
2.任意选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3.小组四人讨论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举例以及发现。
4.思维拓展:
1+3+5+……+29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指导学生先数一数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的特点:加数都是奇数;再数一数加数中奇数的个数:这个算式中加数总共有15个个,15是奇数,因此这个算式的和也是奇数。
5.师小结:几个非0自然数相加,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和是奇数;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和是偶数。也就是说几个数和的奇偶性主要看奇数的个数。(板书:和—看奇数个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和的奇偶性,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
五、自主探索:几个数积的奇偶性。
1.师:看样子咱们的奇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咱们的偶数服气吗?(不服)下面就是证明的时候了。
刚才我们发现的都是几个数和的奇偶性,如果是几个数的乘积,也会出现像上面这样的一些规律吗?什么情况下是奇数?什么情况下是偶数?
2.学生自由举例计算,讨论、交流。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有目的性地选择几个算式进行说明,如:2×8=16,3×5×1=15, 8×9=72,1×3×5×7×2=210提问:乘数的奇偶性有什么特点?积的奇偶性有什么特点?
发现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奇数=偶数
这些结论都正确吗?请你再举出同样类型的例子进行验证。
学生举例验证。
3.老师小结:几个数相乘,乘数都是奇数,积也是奇数;乘数都是偶数,积也是偶数;几个乘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积一定是偶数。(板书:积—只要有一个偶数就一定是偶数)
【设计意图:以学生猜测和验证后的结论为主,着力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
这时,老师用一种童真的语言扮演偶数,说:现在你奇数知道我在积里起着重要的作用了吧?老师又扮演奇数说:对不起,刚才我错了。老师随机教育学生:在数学世界里,每个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我们每个同学一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所以我们要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大家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六、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索,主动地发现,归纳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规律。那对于今天规律发现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
师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举例和验证是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有目的地、主动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首先,在举例时,强调了选择的两个或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的随机性,使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合作交流观察到更为丰富的例子,并为通过比较、归纳获得结论奠定结实的基础。其次,在引导交流时,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在以后新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将会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板书设计:
和与积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奇数=偶数
和——看奇数个数 积——只要有一个偶数就一定是偶数
PAGE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