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练习课
一、创设情境,进行单式折线统计图练习
1.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幅( )统计图。
折线
(2)易思玲在决赛中一共打出了多少环?你是怎么知道的?
10.8+10+10.2+10.2+10.4+10.2+10.4
+10.7+10.3+10.5=103.7(环)
(3)气步枪比赛的总成绩是把资格赛的成绩和决赛成绩加起来,易思玲在资格赛中打出了399环,她最后的总成绩是多少环?
103.7+399=502.7(环)
2.下面是光明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人数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240 205 225 255 250 235
(1)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60
250
240
230
220
210
200
0
一
人数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级
240
205
225
255
250
235
光明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人数情况统计图
(2)光明小学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名学生?
(240+205+225+255+250+235)÷6=235(名)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240 205 225 255 250 235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1.小组讨论:下面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五年级学生“五一”度假方式统计如下。
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二、进行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
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民主路小学学生“五一”参加旅游人
数统计如下。
2.下面是实验小学学生喜欢看漫画书和科技
书的人数统计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漫画书 26 30 35 40 20 25
科技书 16 24 31 45 50 65
年级
人数
种类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小明制作了下面的统计图,请你指出错在哪里。
横轴年级之间的距离应该相等。
图上的两条折线没有区分,不知道各表示什么数据。
应该用图例说明,并用不同的线段区分开。
3.下面是第 15 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女子 1米板半决赛冠、亚军的比赛成绩统计表。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何姿 61.20 57.50 63.60 58.50 66.30
克格诺托 57.60 65.00 62.10 61.10 61.20
轮次
成绩
/分
姓名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第六轮
0
56.0
58.0
60.0
62.0
64.0
66.0
68.0
成绩/分
轮次
何姿
克格诺托
第 15 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女子 1米板半决赛冠、亚军的比赛成绩统计图
61.2
57.5
63.6
58.5
66.3
57.6
65.0
62.1
61.1
61.2
(2)前四轮比赛过后,谁的成绩领先?
克格诺托的成绩领先
(3)请你根据何姿的比赛成绩,说一说何姿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员。
现在我们一起分享收集到的数据。
三、课外实践活动汇报
1.填空。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 )和( )统计图。
(2)某工厂要反映2018年四个车间的生产总产值情况,需要制作( )统计图。
(3)某商场既要了解2018年四个季度的销售利润多少,又要了解这四个季度销售利润的变化情况,需要制作( )统计图。
条形
折线
折线
条形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2.根据下面统计图回答问题。
(1)( )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小刚赛跑情况:小刚是先( )后( )。
小强
快
慢
(3)800 m 赛跑开始时,( )领先,赛跑到( )分钟后( )领先。
小强
小刚
3.50
(4)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
小刚:800÷5.5≈145(米/分)
小强:800÷4.5≈178(米/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一、下面各组数据,( )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
合适。
A.张丽2017年体重37千克,2018年体重39千克,
2019年体重42千克
B.李红家上月支出电费120元,水费55元,电
话费90元
C.小强、小明、小健三人的身高分别是151cm、
158cm、145cm
A
备选练习(共28张PPT)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一、创设情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情况如下:
2006年:426支 2007年:394支
2008年:468支 2009年:454支
2010年:489支 2011年:499支
2012年:519支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 / 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年份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
它有什么优点呢?
390
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
(1)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390
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
年份
二、比较分析,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390
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89
499
519
(2)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下降得最快的呢?
上升最快的是2007~2008年,下降最快的是2006~2007年。
年份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
454
390
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89
499
519
(3)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特点:1.反映数量的多少;
2.清楚的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
年份
454
390
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89
499
519
(4)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参赛队伍整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
年份
1.表示数量的多少;
2.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归纳总结
妈妈记录了陈东 0~10 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绘制折线统计图。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cm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50
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
2
3
4
5
6
7
年龄
身高/cm
8
9
10
11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cm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描点——表示数据———连线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归纳总结
从画好的折线图中找一找,填一填。
1.陈东从( )岁到( )岁时长得最快,长了
( )cm。
2.陈东身高120厘米时是( )岁。
3.陈东10岁时身高是( )cm。
0
1
24
7
141
1. 下面是我国农村居民2005-2011年年
人均纯收入情况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呈上升的趋势
(1)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哪一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答案不唯一)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7
20
26
32
47
68
83
2.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如右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是多少?
五年级
(2)李阳所在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排第2位,
李阳是哪个年级的?
哪个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最少?(答案不唯一)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用手势比划出下面这些数量
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1)从春天到冬天,梧桐树上每个月树叶数量的变化。
(2)从每年10月到次年 3 月,每个月长途客运流量的
变化。
(3)你家一昼夜每时用电量的变化。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四、课堂小结
知识的记忆是会遗忘的。为了探索记忆遗忘的规律,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了一个实验:通过自己第一天的学习记住100个英语单词,以后每一天对这100个单词进行听写,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备选练习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100
29
20
15
13
12
12
2.从第( )天到第( )天遗忘得最快;
从第( )天到( )天遗忘得最慢。
一
二
六
七
3.这个实验结果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学习(记忆)要勤于复习巩固。( 答案不唯一)(共25张PPT)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这样看着,不太容易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啊!
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吧?
想象一下,如果将这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起来会是什么样的?
二、绘图分析,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5.5
0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
人口数/万人
2008
2009
2010
11.0
6.20
5.73
8.09
8.25
8.12
10.08
9.67
9.23
5.76
10.02
9.67
10.07
9.65
10.23
9.80
10.22
10.70
10.67
9.34
10.87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问题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问题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上海人口从1995年开始负增长。
归纳总结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量。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还可以更直观的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
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生人口数/万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数/万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拓展认知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
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
乙地一年12个月气温都比较高,气温差别不大,甲地4月~10月气温较高,而其他几个月气温相对较低,气温差别较大。
甲地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1.
(3)小明住在乙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你认为应该作哪些准备?
1.
乙地 10 月的平均气温为 24.8℃,
甲地 10 月的平均气温为 17.5 ℃,
应该准备厚一点的衣服。
2.下面是某地区 7~15 岁男生、女生
平均身高统计图。
年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男生/cm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女生/cm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170
165
160
155
150
145
140
135
130
125
120
0
7
年龄/岁
身高/cm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男生
女生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某地区 7~15 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7~9 岁时男生身高增长快,9~13 岁时女生身高增长较快,13~15 岁时,男生增长速度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
(2)把你的身高与平均值作比较,你有什么想法?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四、课堂小结
东风路小学学生参加象棋比赛人数统计如下表。
备选练习
1.根据表中数据制成统计图。
2.男生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几分之几?
参赛的总人数:
4 +6+8 + 13 + 17 + 18 +2 +3 +5+8+18 + 12=114(人)
男生参赛总人数:4 +6 +8 +13 + 17 + 18=66(人)
男生:66÷114=
女生:(114-66) ÷114=
3.从上面信息的比较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男生参赛人数比女生多。(共16张PPT)
练习二十六
(选自教材P108-P110练习二十六)
47
20
26
32
47
68
83
五年级
20
26
32
47
68
83
哪个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最少?(答案不唯一)
呈上升的趋势
哪一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答案不唯一)
乙地一年12个月气温都比较高,气温差别不大,
甲地4月~10月气温较高,而其他几个月气温相对较低,
气温差别较大。
甲地
乙地10月的平均气温为24.8℃,
甲地10月的平均气温为17.5 ℃,
应该准备厚一点的衣服
通过比较发现,该地区7-15岁的男、女生
平均身高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但在13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缓,
增长速度要比男生慢。
第(1)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