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酸及其性质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酸及其性质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07:4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 酸及其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浓硫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常用作干燥剂
B.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用玻璃棒蘸着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逐渐变黄,最后变黑
D.浓硫酸有腐蚀性,稀释时还放热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贮存
3.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读数偏小 B.标签受损
C.污染药品 D.液滴飞溅
4.下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的个数比为1:1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最外层电子为8的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结构,稳定结构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④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CO2验满 C.干燥气体 D.过滤搅拌
7.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原理中,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有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克。取该混合物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0.05 mol B.0.1 mol
C.0.2 mol D.无法计算
9.正确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取用固体粉末 D.塞紧橡胶塞
10.如图所示已平衡的天平两端放着两个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过一段时间后,天平会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平衡 D.无法判断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盐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2.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13.不需要补充其它仪器,就能改正如图实验中错误操作的是( )
A.浓硫酸稀释 B.取用固体药品 C.移走蒸发皿 D.过滤
14.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稀盐酸除铁锈 B. 玻璃刀裁玻璃
C.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 D. 给水通电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二氧化碳验满 D.稀释浓硫酸
16.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后盖上灯帽
B.制取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二、综合应用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所以浓盐酸必须保存。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某浓度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6.48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8.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装置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_ 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5)若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质量的测算结果 ____________ (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6)若该塑料袋是由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则要检验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应将装有足量 ____________ 溶液的试剂瓶添加到 ________ 和 ________ 装置之间。
19.蔬菜塑料大棚内外相对隔绝,随着蔬菜生长,光合作用的持续,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降低,这样会导致蔬菜生长缓慢,产量品质下降。
县农技站科技员告诉小明:“你家的两个大棚各需要补充二氧化碳220g。要用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并且再三强调,一定要用稀硫酸。
小明疑惑,稀盐酸不是也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吗?并且他发现市场上没有稀硫酸。他还发现,浓盐酸比浓硫酸便宜。于是他购买了浓盐酸和碳酸钠,并在其中一个大棚内混合反应。结果很快发现,许多蔬菜茎叶坏死,甚至成片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1)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小明忽视了盐酸具有两个性质,一是______性,二是______性。
(2)科技员再三强调,一定要用稀硫酸。这是在提醒小明,要把浓硫酸稀释。用水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在这个稀释过程中,有大量的______产生。
(3)用科技员告诉小明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小明在另一个大棚补充二氧化碳,他称取碳酸钠的质量至少是多少?______
20.“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类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某化学活动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Ⅱ.过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出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1)20℃时,测得1%过碳酸钠水溶液的pH为10.5,说明其溶液呈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
(2)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3)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0g样品按下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 将盐酸慢慢滴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__,停止滴加盐酸。
② 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③ 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__________。
④ 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为_____。
⑤ 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条即可)。
21.现实验室要把20%的硫酸配制成5%的稀硫酸,小洪同学看了室内温度计上的示数为25℃。查了书本中不同温度下各浓度的硫酸密度(g/ml),部分数据如下:
H2SO4浓度% 15℃时密度 20℃时密度 25℃时密度 30℃时密度
15 1.1045 1.1020 1.0994 1.0968
20 1.1424 1.1394 1.1365 1.1335
25 1.1816 1.1783 1.1750 1.1718
(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为: ________。
(2)25℃时要配制20g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需要量取水_________ml。
(3)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②倾倒时,试剂瓶口要紧挨着烧杯壁
③震荡,使烧杯内的溶液混合均匀
22.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的纯度,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10.2g该化肥样品与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提示: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产生的气体通过固体氢氧化钠后,用盛有过量稀硫酸的装置吸收,反应前该装置的质量为150g,充分反应后该装置的质量为152.04g。请回答:
(1)生成氨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该碳酸氢铵化肥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某同学提出新的方案: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过盛有过量浓硫酸的装置(忽略空气成分的影响),称量该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来进行相关计算。该方案是否合理,你的依据是: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5.B
6.A
7.A
8.B
9.C
10.B
11.B
12.C
13.A
14.B
15.C
16.D
17.(1) 减小(或变小) 挥发性
(2)80%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90g-96.48g=3.52g,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有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18. 2H2O22H2O+O2↑ 干燥氧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偏大 AgNO3  E D E
19. 挥发 腐蚀 把浓硫酸缓慢地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热量 530g
解:设需要碳酸钠质量为x。
x=530g
答:碳酸钠质量至少530g。
20. 碱性 2H2O22H2O+O2↑ 无气泡产生 CO2+2NaOH=Na2CO3+H2O 氧气密度 12% 盐酸挥发出的HCl进入B中(或生成的CO2没有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
21. 温度越高,硫酸密度越小 4.4 15 ①②
22.(1)2.04
(2)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该碳酸氢铵化肥的纯度=
答:该碳酸氢铵化肥的纯度为92.9%。
(3)不合理,因为浓硫酸吸收的气体除氨气外,还有较多的水蒸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