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件1(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件1(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2:2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 语文七年级下
返回
上页
下页
问题: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呢?
我家珍藏的文物:父亲抗美援朝的纪念品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接受联合国军旗,领命干涉朝鲜内政
1950年6月2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
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军
美军B-29轰炸机编队
轰炸朝鲜和我国东北边境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打败美国侵略者的任何挑衅!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在视察阵地
彭德怀代表中方签字
签定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
“联合国军”总司令
克拉克签字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克拉克的“名言”:
  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字词正音
04
朝鲜
xiǎn

投掷
zhì

摁倒
èn

掰断
bāi

乱蹬
dēng

短褂儿
guà

什物
shí

脸膛儿
táng

识词释义
05
淳朴:
形容诚实朴素
谦逊:
谦虚恭谨
覆灭:
全部被消灭
蜂拥:
像蜜蜂似的拥挤着(走)
聚歼:
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覆灭:
全部被消灭
隐隐约约:
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是很明显
永垂不朽: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段落层次
01
第一部分
(1—3自然段)
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他们的崇高精神
第二部分
(4—13自然段)
三个典型事例,具体说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
(14—15自然段)
联系我们幸福的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
内容主旨
03
叙述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



揭露了志愿军的崇高思想境界歌颂其爱国主义精神
热情地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深层理解
01
读下面这句话,找出在原文中的位置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将“感情”比喻为“奔流的潮水”,写出了作者深受感动的情态,这样的表述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概括第5自然段的记叙要素?
二次战役的时候
时间:
松骨峰
地点:
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人物:
去切断敌人的逃路
起因:
英勇杀敌,奋力拖住敌人
经过:
打死300多敌人,使部队主力聚歼了敌人
结果:
第5段主要写了哪两个场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直接描写战斗搏杀的场面
场面一:
引用营长的话,间接描写战后阵地上的壮烈场景
场面二:
两个场面集中表现出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仇恨,体现出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概括第11自然段的记叙要素?
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
时间:
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子
地点:
冯玉祥
人物:
敌机扔燃烧弹房子着火,有孩子在哭。
起因:
连续两次冲进火场救人
经过:
小孩儿得救了
结果:
第三个事例没有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也没有介绍人物的姓名,是不是不符合通讯的真实性要求?为什么?
不是
因为事例是真实的,三问三答的内容是典型的,表明无名战士正是广大志愿军战士的代表,他说的话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结尾段与开头部分是怎样呼应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首尾都强调“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在内容上遥相呼应;
首尾都呼唤“朋友”,表现出一种情感的交流,情感上呼应;
开头写出朝鲜战场,结尾描绘祖国幸福生活,暗示幸福的缘由,是一种因果上的照应;
怎样呼应:
开头交代了写作的缘由,重点写自己的感受,抒发个人情感,引起下文的陈述;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重点引发读者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激发读者的感情,结尾在表现主题上进行升华。
作用的不同:
常识拓展
01
通讯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翔实而生动的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
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写作特色
02
主题鲜明,选材典型
文章紧紧围绕“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首先,标题以提问的形式直接切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接着,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概括: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然后,具体记叙三个典型事例,说明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之处。
最后,再一次强调主题,并向读者提出了热爱我们最可爱的人。
写作特色
03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做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直抒胸臆,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全文没有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之间恳谈的方式来启迪人们要意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理解我们的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考点拓展
04
赏析常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常见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
常见考查方式:
第几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简要赏析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常见答题思路:
了解常用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记叙:叙述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说明:对事物、事理、人物做简明扼要的解说和阐释
描写:对事物、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刻画,烘托突出人物与事物
议论:阐明观点,表明态度,使文章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抒情: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情感,增强感染力
分析语句,根据掌握的表达方式做出判断,结合具体内容阐述作用。
答题模式:表达方式+内容+作用,即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讲述了……,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