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小数乘法《蚕丝》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小数乘法《蚕丝》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17:1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蚕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算法多样化都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
2、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对整数乘法的意义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而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利用整数乘法的知识迁移来学习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对学习小数乘法得意义有极大帮助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帮助比较大,再加上教材中情境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很高。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掌握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养过蚕吗?
引出课题:蚕丝(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二)
2、 探究新知:
出示情景图,让生齐读资料
师:提到春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蚕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蚕和秋蚕吐的蚕丝是不一样的,请看教材42页情境图。
1.课件出示相关数据。
(1)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
(2)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师:读这两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
2.板书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1)提出问题,引导列式。
师:要求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呢?
学生根据题意可列出算式:1.2×1.25。
(2)估一估。
师:1.2×1.25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2×1.25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
①独立尝试计算。
②交流算法:如何列竖式?每个乘数的数位怎样对齐?
(1.2与1.25整数部分的位数相同,但1.2是一位小数,1.25是两位小数,把1.2放在下边乘起来比较简便)
③提问:你能讲讲自己所列的竖式吗?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一个乘数是两位小数,另一个乘数是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积就是三位小数)
④小结: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末尾有0时,要先根据乘数中小数的位数在积中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3.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1)学生尝试独立列出算式:0.35×300。
(2)思考: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在哪?结果是多少?
(3)用竖式计算。
①引导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竖式,讨论:你是如何处理乘数末尾的0的?
(4)讨论:小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5)小结:小数乘整百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计算,然后根据乘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3、4题。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