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4.1 光的直线传播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4.1 光的直线传播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9 18: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重要基础,是一节集物理概念、现象、规律于一体的课。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激发出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意识,就成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重视物理基本的概念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为此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具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 难 点 内容 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注重知识建构过程,自己动手加以巩固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并大胆尝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利用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刚接触到,内容比较抽象,所以要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具体:1.要规范统一认识,化抽象为具体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物理模型,光线就是一种物理模型,要让学生经历从光束到光线的认识过程,初步掌握这种方法,为今后学习电场线、磁感线等打下基础。 2.光在同种不均匀物质中传播的实验可按教科书进行,也可以用激光笔、酒精灯演示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的情况。通过观察光斑的跳跃,说明光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方向有变化。 3小孔成像实验易于取材,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述墨子对小孔成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用下列器材快速准备,效果极佳:一次性纸杯(不透明)、餐巾纸、橡皮筋、蜡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堂课的实际情况,为达成教学目标,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法,自主读书交流法为主,老师授导法为辅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具体:通过实验来解决。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视频资料,老师自己配音:“金色的朝霞,蔚蓝的天空,郁郁葱葱的青山,姹紫嫣红的花朵------是谁把大自然点缀得如此美丽多彩?它的化妆师就是光。”据统计,人类由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通过眼睛得来的。著名的诗人顾城有句名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同学们就让我们睁大眼睛,探寻光之秘密吧!引发问题,合作探究多媒体播放一段“激光舞”视频资料,问:刚才大家看到的激光舞,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光的来源吧!一、光源(老师板书)问:光源者,顾名思义,光之“源头”。请问,同学甲是不是光源?生:(齐声答)不是。问:那么你们说什么是光源?生:如:电灯、太阳、点燃的蜡烛等。问:那么月亮是不是光源?生:不是,它是反射太阳的光。问:答得非常正确。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发光体并引导学生概括光源的特点。(老师板书)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反射别处光的物体不能算光源。通过多媒体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辨认是否是光源;简述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放电影的银幕、月亮、云层间的闪电、点燃的蜡烛等。)问: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向外传播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光的传播。二、光的传播(老师板书)教师创设情境:如果在流动的水中插一木杆,水能绕过插在水中的木杆向前流动,光能否像水那样绕行呢?让学生思考并猜想:光沿直线传播。问: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如何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或自备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巡视、指导学生。(强调:激光束不能直射人眼!)问: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补充演示光在不同物质及同种不均匀物质中传播的情况。通过各小组的合作和老师的引导,最终得到以下结论,教师做总结反馈:(老师板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问:光从光源发射出来,我们看到的光如何表示呢?生:在物理学中,用光线表示。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光线这一概念。三、光线(老师板书)问:光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如果我们要对它进行研究很困难,你能想个办法把一束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表示出来吗?生:能,沿着光的传播方向作一条有方向的直线来表示光线。(老师板书)沿着光的传播方向作一条有方向的直线。老师讲述: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只是人们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而画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表示光的一种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四、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老师板书)问: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哪些?哪位同学给大家列举几个?生:射击三点一线、激光准直等等。讲述墨子对小孔成像的研究。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多媒体演示小孔成像问: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是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呢?多媒体演示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动画。问:我们已经探讨了光的传播,你知道光传播的是什么吗?生: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老师板书)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五、光传播的速度问: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光传播的速度”部分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下。 巡视指导(教师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生:光在介质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老师板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课堂小结同学们思考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点评。学生归纳小结。作业与课外拓展1、完成作业本的练习 2、【课外拓展】 自制针孔照相机。
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只是简单介绍了事,但是许老师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发现”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产生问题的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充分展现了物理实验及其教学的魅力。本课设计的富有创意的物理实验,突破了长期以来的教学难点,成功演示了光在非均匀介质路径发生弯曲的现象,实验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的活动中,领略了光的奇妙(学生过去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光的路径发生弯曲),发展了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了探索自然规律的喜悦。   (3)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虽精心准备,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一些设问比较单一,使学生的深入思考不够;课堂上缺少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回答也比较少,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是特别活跃。
板书设计 光的传播一、光源 四、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影子的形成二、光的传播 2小孔成像 猜想--------实验 3日食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月食三、光线 五、光传播的速度沿着光的传播方向作一条有方向的直线。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只是简单介绍了事,但是笔者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说明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把握知识的内涵,也有利与能力的培养。
意图:注重知识联系,做好知识准备。
意图:1、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 初步认识猜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意图:1、合作探究,注重知识形成;2、观看激光舞,强调光源概念;3、培养学生辨别能力。
意图:了解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形成原因。
意图:1、了解光线的实际意义;2、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模型法。
意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