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在学生预习检测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背诵第一自然段。
2.通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在朗读中感悟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的好处,并学会初步运用外貌描写。
【学情分析】
六年级上册后半学段,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能够初步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对人物描写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表达习惯不同,还有写文章的年代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老师提前安排预习并给予指导。
【教学重点】
能够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的好处,感知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外貌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学会比较细致地运用外貌描写。
【教学方法】
教法:朗读感悟 体会情感
学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 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计划】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搜集鲁迅的资料,自查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一、直接导入 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的,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一下大作家鲁迅先生笔下一对儿时的玩伴,大家一起读课题。 直接入题,简洁明了。
二、预习检查,疏通课文。 1.预习检查,了解作者资料。多媒体课件出示资料填空题。师:我请同学来介绍一下鲁迅的相关资料,谁愿意来试试?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毛泽东评价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2.疏通句子,理解词义。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和词语。师:课前老师布置了朗读,大家都读了吧?你能读得正确、流利吗?学生读句子,理解“家景、值年、仿佛”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2)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3)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4)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5)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师:要知道鲁迅先生当时,正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交替的时代。所以读鲁迅先生这一代作家们的文章,你会碰到很多这样的词汇。不过你们很了不起,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能运用很多方法像联系上下文、用现代词汇代替、找近义词等等来读懂它们。(6)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3、概括内容,理清思路。师:闰土讲了哪些我不知道的希奇的事?教师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取小标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所取的标题: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通过填空题,积累作者的介绍。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读准读通比较难的一些句子,并且理解文中的词语,初步感受这个时期作品中文白交杂的语言特点。训练学生用取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朗读课文,感受闰土的人物形象。 一、读回忆,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师:哪件事给鲁迅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请你轻轻地读一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师:谁来读第一句,读着这个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景象?【预设】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金黄的明月洒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西瓜地碧绿碧绿,圆圆的西瓜遍地都是。生:我仿佛看到了海边乡村夜晚的美丽景象,它有各种各样的色彩,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师: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读着眼前的句子,脑海中同时就出现了句子所描绘的景象。来!就请你来读,读出那些亮丽的色彩!(生把描写色彩的词汇读出重音,读得很绚丽)师:除了这些亮丽的色彩,谁来读出那些美丽的景物!生读师:你不但读了那些色彩和景物,而且把那种空间的静谧辽远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了,谁再来读?(生读。)师:你读出的,是另外一种海边乡村夜晚恬美宁静的感觉!来!就带着这样的静谧辽远、恬美宁静,我们一起美美地读!(生齐读第一句)师:后边两句谁来读?师:这少年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什么?【预设】生:英勇。 生:机智勇敢。师:会用四字短语来表达,真好!咱们就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这个句子旁边,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用这个词来形容(板书:英武不凡),你可以写老师的词,也可以写刚才同学说的或者自己的词,就写在句子的旁边。(生自由选择批注词语)师:谁能把少年这种英武不凡、机智勇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读师:评价。但少年的机智勇敢还没感觉。老师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马上联想起评书中的“开脸”!你们听过评书吗?评书中说一个武将上来了,得先有一段话来描述他,就是那种感觉。其间——注意,要停顿,这样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引过来了。下面的话要读得语速稍快点,铿锵有力一些!(师范读,凸显“十一二岁”、“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生自由练读,抽生读,齐读。)师:下面,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读!请你们先读第一句,老师来读后两句。待会咱们再换过来。如果说刚才第一句描写的是景物,那么后两句描写的是——生:人物。师:如果说描写景物是静的笔触,那么这里写到少年和猹是?生:动的笔触!师:是的。读静的景物需要用舒缓的语调,那么读动的人物需要?生:紧张的、激越的、快速的语调。师:景物要读出它丰富的色彩,而人物要读出他?生:机智勇猛。生:勇敢生猛。师:动静相生,所以我们要读出对比和变化来。(师生合作读,一静一动,舒缓激越,相辅相成) 二、直面散淡的勾勒,再识那闰土。1、整体感悟师:除了这一部分描写了闰土的外貌,还有哪里也有外貌描写?生:读描写闰土的句子。(出示)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2、合作讨论师:你感受到来闰土的什么特点,从哪里读出来的?生:健康朴素。生:天真可爱。生:憨厚老实。生:淳朴天真。生:从小毡帽的“小”字,我体会到他很年轻。生:从“圆脸”我能体会到很可爱。 生:课文中说他是紫色的圆脸,我想问,为什么他的脸会是紫色的呢?生:我认为他肯定是经常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生读,把“紫色”“圆脸、小毡帽、明晃晃”这些最能表现天真的词汇凸显了出来。)3、写法提升师:从作者对闰土的观察和描写上,你发现什么特点?(生若有所思)你可以回忆一下,通常我们要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往往从什么写起?生:眼睛或者头发。生: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师:没错。通常我们写人物外貌的时候都是从眼睛开始的,但是鲁迅先生不这样写的。你发现了吗?(生齐说发现了,若有所悟)老师读到这里的时候,想起了我们中国著名的漫画大师丰子恺,老师带来两幅他的画作!请看大屏幕(出示)你会发现这两位大师在描画人物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仔细观察后)他们都没有细致描绘五官。师:你这个发现真了不起!你看,两位大师都没有对人物五官的细致刻画。但是,我们读着这样的描写,看着这样的画作,小孩的天真感觉到没有?老人的悠闲、妇女的时髦感觉到没有?闰土的憨厚淳朴感觉到没有?不仅特点鲜明,还非常传神,你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他们都是抓住了人物最大的特点来写的。师:没错。抓住人物最大的特点,哪怕只有寥寥几笔,也能写得活灵活现。对于鲁迅这个城里少爷来说,与他仿佛年纪的闰土,最大的特点不在眼睛、头发,而是他海边农家少年独有的“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和“明晃晃的银项圈”。因为这是跟他以及他往常的朋友们截然不同的,所以你的启发是?生: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最大的特点,不一定要从眼睛头发开始,不一定要面面俱到。4、写作训练(1)观察图画,描写鲁迅。出示图画,学生观察,注意鲁迅的身份。引导:整洁的蓝布褂子 头顶红色的绸缎帽子 白皙的脸庞(2)再读感悟。师:虽然他们年龄相仿,但是身份地位的不同,导致闰土给我带来来许许多多往常我和其他朋友们所不知道的希奇的事,这些事成为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所以在三十多年后,我依然会记得那个英勇机智的身影,请大家一起再读第一自然段。 重点学习描写看瓜刺猹的部分,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并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朗读句子,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会边读边做批注。通过老师的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进行对比,读出节奏感,为背诵课文第一段打下基础。感受外貌描写,自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联系丰子恺的两幅漫画,体会外貌描写需要抓住人物形象的特点。灵活运用外貌描写的手法,同时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和闰土的形象差异,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
三、拓展迁移,课堂小结。 师:鲁迅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少年闰土的形象,咱们能不能也将身边小伙伴的形象记录下来,留作童年最美的回忆呢?注意要抓住人物最大的特点,不要面面俱到。学生上台,教师引导观察外貌,练习外貌描写。实物投影学生的课堂练习,师生共同点评。师:愿大家都能记得儿时的伙伴和纯真的友谊。 从课文延伸到实际生活,训练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
【板书设计】
机智勇敢
少年闰土 外貌描写
勤劳淳朴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