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课件(共2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课件(共2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6:0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式微
《诗经·邶风》
bèi
《诗经》是我国 ,被 奉为经典。原本只称《诗》《诗三百》,后世才称为《诗经》。
收录了从 到 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 ”“ ”“ ”三个部分。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 ”,合起来称之为《诗经》 。
在结构上多采用     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 的艺术效果。
最早的诗歌总集
儒家
西周
春秋



六艺



回顾《诗经》
重章叠句
回环反复
《诗经》以 为主,兼有 。
在结构上多采用 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 、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四言
杂言
重章叠句
双声叠韵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反映了周的建国、周初的经济制度、生产状况以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再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悲喜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经》的题材
朗读诗歌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微
结合课下注释试释全诗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为什么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为什么还在泥浆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语气助词
昏暗
何,为什么
(如果)不是
露中
身体
把握内容
相当“于”在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是先秦时代的一首劳役者悲歌,塑造了一个长期服役在外,有家不能回,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怨恨君主的劳役者形象。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描写了长期服役在外的人盼望回家却有家不能回的苦痛以及对统治者的怨恨。
怎样表达?
1.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诗的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上下章只有少数字不一样,这样反复咏唱,胡为乎中露”;胡为乎泥中”表现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微君之故,“微君之躬”“表现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怎样表达?
2.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jīn
nìng

tāo

què
朗读诗歌
结合课下注释试释全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此指忧思不断的样子。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也不传音信给我?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找我?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有三个月那样长!
继续通音信
难道
佩玉的带子。
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
城门两边的楼台。
品析诗文
1.用一句概括诗的内容。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而她的恋人久候不至时的情景。
2.本诗采用了什么叙述顺序
倒叙。前两章以“我”的口吻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在城楼上久候恋人,而恋人不至的烦乱心情。
品析诗文
3.文中对这位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
心理、动作
4.结合诗的内容说说她的感情的变化?
诗的一、二章结构上重章叠句,“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悠悠我心”,“悠悠我思”,直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品析诗文
4.结合诗的内容说说她的感情的变化?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焦灼万分,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末尾一句运用夸张, 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相思萦怀
惆怅幽怨
心烦意乱
心理活动
痴情、热情奔放、且具有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的女子。
对恋人的爱慕、思念与幽怨
5.总结心理活动的变化,说说这些变化写出了这位女子的什么特点?
总结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细腻地描写了恋人不至时女子的心理活动,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对恋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